】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0月6日記者會全文
http://www.CRNTT.tw   2021-10-07 12:19:05
《2021年施政報告》。(中評社 梁帆攝)
 
 
  第二,即使我們不進行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剛才那幅圖中所有我提及的新發展區都會發生,但它們會欠缺互動和連繫。我們這次都會區的規劃整合了發展,加強在這300平方公里的都會區內部與對外交通基建的連繫,從而可以開拓更多建屋和產業發展的用地。
 
  第三,我們吸收了以往規劃新市鎮的經驗,很多時候也希望做到自給自足,即達致職住平衡,但每次均做不到,因此天水圍的居民要長途跋涉出外上班,這是需要改善的,因此今次我們透過完善北部都會區內的創科產業系統,在都會區內透過創新科技引領經濟發展,相對於在維港都會區,我們以金融和商業來帶動發展,從而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最後,由於北部都會區長期未有發展,因此是生態非常豐富的地區,有很多濕地、紅樹木,有山、水、河、溪。這次我們非常認真,希望做到發展與保育並存、城市與鄉郊結合,當我們說要開拓土地作產業和房屋用途時,我們也在擴展環境的容量,我們會令區內有更積極的生態保育,稍後大家也可就此提問;完成後,整個北部都會區將會是適宜居住、就業、創業,亦適宜遊玩的都會區。
 
  我剛才已經說過一個概念:香港跟深圳其實是一河之隔,從地理上,我們由西至東有“兩灣一河”——西面是深圳灣,或以前稱為後海灣;東面是大鵬灣;中間是深圳河,即是我們兩地的界線,因為當年國務院說深圳河的中間就是港深兩地的行政界線。我們正正利用“兩灣一河”如此緊密的連繫,再加上現有的七個陸路口岸,打造成“雙城三圈”的發展方向。“雙城”當然是深圳和香港兩個城市,“三圈”則是由西至東,由西開始是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我們這邊的發展是剛剛起步,洪水橋/廈村、流浮山,可塑性很大,可以一開始就發展很優質的產業;而在深圳的西面就是前海,剛剛擴區的前海。大家應知道,前海的擴區向南一直延伸至最近灣邊那處,向北則至深圳機場,這片120平方公里的前海範圍可以結合我們西北部的洪水橋/廈村、流浮山共同作優質發展,例如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區。圖中中間的圓圈則最密集,因為我們的陸路口岸,除了深圳灣口岸和沙頭角外,全部均集中在這個中間點,包括文錦渡、落馬洲、羅湖,甚至香園圍,因此這個區或圈將會成為一個很緊密的互動圈,我們要不斷在圈內找到一些香港和深圳可以緊密合作的方面,無論是科技創新、現代醫療或高等教育,都能在這個緊密的互動圈內發生。第三個,看上去便知道是很綠化、生態很美麗的地方,所以我們將定性大鵬灣和我們這邊的印洲塘為生態康樂旅遊圈。可以說,“雙城三圈”內三個圈均各有特色,亦可以互相連結,統整成為很豐富的都會區發展。
 
  整個發展策略雖說是一個概念,但這三、四個月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大家知道我邀請了前規劃署署長凌嘉勤先生擔任我的顧問,協助我一起推動,我們不只是空說,我們已就這個發展策略訂出10個行動方向和45個行動項目。我用很簡單的方法,“五、四、三、二、一”,讓大家比較易記。這些行動項目的亮點包括五個新的鐵路項目,大家如果翻開發展策略報告書,會看到每條鐵路的初步走線,但我必須強調這是初步,仍需要勘察和由港鐵再進行研究。五個鐵路項目當中,第一條就是討論得最多的由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經海延伸至前海的跨境鐵路,需要有新口岸,我們希望這個也是實施“一地兩檢”的新口岸,在我們這邊已預留了地方,在洪水橋的新鐵路站將會預留幾公頃土地,在地底亦可以興建跨境鐵路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