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門海岸地雷清除,俗稱反登陸樁的軌條砦還存在。(中評社 黃文傑攝) |
中評社金門4月1日電(記者 黃文傑)對於金門人來說,對峙年代島上充斥著地雷、瓊麻、鐵刺網、玻璃刀山、反登陸樁以及海防碉堡,共同防禦海岸第一線,其中“軌條砦”主要分佈在沙岸地,常見設置三層防禦工事,海水退潮露出,軌條砦像是一支支射向對岸天空的砲彈。
美國務院去年批准價值1.8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其中包括快速部署大型地雷區域的能力的火山布雷系統,引發熱烈爭論,一般人無法想像海岸布滿地雷景象,對照金門過去對峙緊張,軌條砦占滿海岸,防止敵軍登陸的恐怖氛圍,若真正台海爆發戰爭,台灣海岸也要構築防禦工事,大概就是這樣場景。
軌條砦是用廢棄的火車鐵軌製成,將鐵軌裁切成一截一截的鐵柱,末端削成尖狀,以約50度角的方向,斜插入水泥漿灌鑄而成的底座上。
每根鐵柱一致向外,用來抵禦敵人船支登陸,沿著海灘設置有三層的軌條砦,一根根指向天際的軌條砦,在戰爭時期抵擋敵軍的登陸,也守護金門多年來的安定與和平。
軌條砦,又稱為鬼條柴或鬼條材,潮水漲高,這些軌條砦開始發揮作用,多根軌條砦連成的防線,能卡住敵船,使其不易靠近。那一根根指向天際的鐵柱,像是一支支射向對岸天空的砲彈,在金門重要海岸上佈滿著。軌條砦的防禦工事,當年全靠許多無名英雄建構而成,在充滿砲火的緊張期間,利用海水退潮時,趕緊加工完成。
這些反登陸樁早期都有軍人負責保養,將附著其上的貝類清除,時至今日,曾經在島上駐守的軍人一批批的離去,唯這些反登陸樁仍堅守崗位,成為金門海岸獨特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