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美國企業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全球投資追蹤》(CGIT)數據顯示,2013年至今,美國、澳大利亞、巴西、法國和德國均位列中國的首要投資目的地之列,儘管他們都沒有加入“一帶一路”倡議。
這並不是說“一帶一路”倡議毫無意義。CGIT還追蹤了2013年至2023年中國為建設和“一帶一路”相關項目提供的5640億美元資金。AidData數據庫發現,中國在國際發展融資方面的支出比美國高出一倍,這主要發生在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推出之後。正如AidData的Ana Horigoshi在她最近為《外交官》雜誌發表的文章中指出的那樣:“一帶一路”建設的前五年(2013-2017年),中國每年平均向海外開發項目提供資金835億美元,比更前五年(2008-2012年)平均每年淨增313億美元。僅淨增量就相當於2013-2017年期間美國平均年融資總額。
但並非所有“一帶一路”成員國都是平等的,特別是考慮到大部分原始資金都被用於價值5億美元或以上的“大型項目”。AidData進一步發現,“儘管貸款規模和貸款組合有所擴大,但‘一帶一路’並未導致中國海外開發融資項目的部門或地域構成發生任何重大變化。”
換句話說,簽署“一帶一路”倡議並不能保證中國投資或發展資金大量湧入,也不意味不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就無法從中國的對外現金流中受益。中國的資金大部分流向與“一帶一路”倡議之前相同的地方和行業,只是數量更大。
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也許最好被理解為具有象徵意義:這是一幅各國對與中國關係的願望超過其擔憂的圖景。考慮到這一點,“一帶一路”倡議今天的影響力非常重要,至少是一個很好的提醒: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不希望與中國“脫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