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環境署首席科學家劉健(中評社 束沐攝) |
回應關一鬆提到的“話語權”問題,中國人民大學重陽經濟研究院產業研究部副主任相均泳也深有感觸,他以前段時間考察中蒙經濟走廊的經歷為例,他發現蒙方很嚴肅地向中方提出,中國企業過來後會對當地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環境某種程度上成為一種工具了”,他說。
“話語權的獲得是你掌握足夠的知識。我們討價還價的時候要知道,我們的環境是不是對他產生破壞或破壞到什麼程度,讓別人科學地了解,而不是我聲音大就蓋過你,很多基礎性的工作還是需要做”。中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UENP-IEMP中方主任張林秀認為,要提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話語權,做好基礎性的調查研究工作是首要的。
中國與西方援外體制有別 發展中國家更習慣於西方模式
聯合國環境署首席科學家劉健則坦言,在北京設計“一帶一路”固然容易,但必須要考慮到沿線國家甚至其他發展中國家接受程度如何。他舉例,《巴黎氣候變化協定》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是全球性的國家行動綱領,“我們設計的‘一帶一路’可不可以在《可持續發展目標》框架下和人家談?”劉健又援外體系為例,他表示,大多數國家的援外項目是在外交部下面,而我國則是放在商務部,與此同時,中國的受援國已經習慣了西方那一套援助操作方式,而中國的援外模式還是比較傳統,因此,中國的援外體系是作為國際援外體系的一部分?還是要獨樹一幟?這個問題值得思考。
劉健介紹,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都駐有一群援外機構,以肯尼亞內羅畢為例,有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歐洲的很多國家,他們組成了一個“Donors Group(援助者集團)”,他建議,可以分析一下若中國加入上述集團的利弊,“不要認為加入就是被他們影響了,加入你也可以導向、影響他們,這是相互的,要把思路放開”,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