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海基會副秘書長李慶平(中評社 束沐攝) |
中評社上海5月17日電(記者 束沐 海涵 李子寧)“紀念汪辜會談三十周年學術研討會”12日上午在上海開幕。前海基會副秘書長李慶平表示,在紀念汪辜會談30年之際,兩岸應該深思今後可能發生的問題。
李慶平指出,30年前的台灣,正處於蔣經國之後一個新的時代,台灣進入多元化的民主時期,強勁的經濟發展,使台灣的企業界及中產階層除了面向全世界外,對於中國大陸這塊未曾經營的處女地,產生新的憧憬及希望。上百萬的台商在大陸開拓事業,加上台灣原有的經濟基礎,使台灣進入已開發地區的行列。同時因為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紙,一種札根鄉情的“本土化”思維在台灣漫延,30年後的今天,台灣已完成了民主化的初期階段,但也進入了民粹的時期。此外,“本土化”的發展也有了政治因素,成為台獨的溫床,加上現在的執政黨採取的是否定“九二共識”,實施“反中、抗中、去中”的政策,在學校的教育上,視中國為外國,台灣邁向“新加坡化”的可能性增高,兩岸關係目前是處於30年來最低潮的時期。
李慶平認為,30年前,美國與中國大陸正處於友好階段,“交往與接觸”是美國對中國大陸的主要政策。對兩岸關係,美國採取的是鼓勵雙方進行積極及建設性的對話。但30年後的今天,尤其是2017年以後,特朗普與拜登採取對中國大陸幾乎全面性的“遏制”政策,企圖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限制其科技、經濟、軍事發展,使美國保持對世界的的獨霸,制定以美國為主的世界秩序。而目前台灣的執政黨採取對美“一面倒”的政策,使台灣成為美國在東亞“遏制”中國大陸的前沿,用各種方式挑釁中國大陸的紅線,此即是目前台海危機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