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王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
http://www.CRNTT.tw   2020-12-16 00:21:52
 
  再次,關於敬畏。一個人有了這些敬畏,信仰就會有所皈依,生活就會有所規範,思想就會有一個中心。在此基礎上活著,生活才會有目標,有方向,人生才會有價值有意義。相反,一個人如果沒有敬畏心,就會恣意妄行、胡作非為。在中國歷史上,敬畏觀念源遠流長。孔子說,君子要有“三畏”,第一要敬畏天命,“天命”是上天的意志、自然的規律,它高深莫測,萬事萬物的運行都需要遵循,不可不敬畏;第二要敬畏大人,對父母、長輩、道德高尚的人、社會權力大的人,不可不敬畏;第三是敬畏聖人之言,因為“聖人之言”,充滿了哲理和智慧,不可不敬畏。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它不僅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行為準則。

  再次,關於民本。以民為本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中國古代歷來就強調“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從西周開始,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百姓的重要,認為高高在上的天命,也要通過民情民意體現出來,突出了民情民意的地位,這就是典籍中一再強調的“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這些論述都旨在說明,老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和基礎,根本穩固了,國家就會安寧;如果根本動搖了,枝葉就會搖動。於謙“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鄭板橋“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就是古代官員的民本情懷的突出表現。

  最後,關於節約。“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勤儉節約是我國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早已婦孺皆知、深入人心;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是說節約在持家中的重要性。老子都把節儉節約看作是人生的美德和三寶之一,司馬光在家訓中,告誡兒子要崇尚節約,不要追求奢靡。明人徐榜說,節約有四大益處:可以養德、可以養壽、可以養神、可以養氣。節儉不是吝嗇小氣,浪費也不是慷慨大方,當用則萬金不惜,不當用則一文不費。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作為支撐,就不可能自強自立、發展進步、興旺發達。新時代的節約不是沒有消費能力,而是有能力但卻不盲目追隨時尚的消費主義。無論何時何地,節約都應該大力提倡。

  從以上五個方面可以看出,中華文明延續數千年而不衰,中華民族在磨難中日益強大,走向復興,其重要的價值根源之一,便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深厚底蘊提供著精神支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根與魂,也是民族文化價值認同、民族成員精神聯繫的最重要紐帶。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