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教授顧敏康 |
中評社香港3月1日電(記者 黃博寧)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及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副會長顧敏康教授日前就“旺角暴亂”事件接受中評社採訪時指出,旺角事件後中央政府和港府的態度可能會日趨強硬,但現實狀況下又找不出有效遏制手段,比如《基本法》23條立法、反蒙面法立法等。因此,在治本不成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提高員警執法強度去遏制破壞法律和道德底線的行為。
他指出,與“佔中”相比,“旺角暴亂”的政治因素相對較少,參與人很多抱著襲警目的而來,法官在考量的時候,未必會如“佔中”一樣,因同情學生是為“他人”、“社會公益”或是“政治訴求表達過激”而輕輕放下。
“佔中”是香港的轉折點
從2012年驅趕“蝗蟲”、反對國民教育到2014年“佔中”、2015年政改失敗,再到今年旺角暴亂,香港“狀況”頻發。顧敏康表示,“佔中”之前的運動支持者寥寥,到“佔中”就有大量學生支持,旺角暴亂則演變成無業遊民和部分學生的結合,人員較為固定,形成了口號和綱領。系列運動中,“佔中”是青年變異的轉折點。
顧敏康認為,放在世界經濟不景氣、大陸發展使港人有失落感、年輕人急於求成、特區政府施政不力的背景下看,旺角事件是多種因素擠壓所致,爆發有必然性。在矛盾不斷爆發且週期縮短的情況下,中央和特區政府必然採取越來越硬的立場,而以前的違法犯罪者又被輕輕放過,所以類似事件很可能捲土重來,不會平息。
司法能否嚴判?值得期待
如果暴力事件成為星星之火,有何應對措施?顧敏康認為,最立竿見影的辦法是提高警隊的執法力度。既然積重難返的矛盾短時期找不到解決方法,立法會的議員結構短時間又無法改變,就只能在矛盾爆發以後,令警方提升使用武力,對破壞法律底線、傷害香港的暴力事件採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態進一步升級。
另一方面,司法審判有效性亦是遏制暴力事件發生的重要因素。“佔中”的始作俑者沒有被嚴格追究,入罪者僅四成,大多數以社會服務令收場。旺角事件是否會如“佔中”一樣被輕輕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