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聯合大學台研院副院長李振廣。(中評社 李娜攝) |
朱松嶺認為整本書中貫穿了六個概念,分別是血緣與姻親、家國與信仰、制度和圖像。汪會長通過閩台民間活動、宗族制度、媽祖文化等具體實例,將“家”和“國”做了很好的闡釋和聯結。
束沐回顧了汪毅夫會長多次與中評社青年記者交流、接觸的情景。他說,汪會長平易近人、溫文爾雅,“話語創新打開對台工作新局面”的論斷讓他印象尤為深刻。他認為,汪會長用心做台灣青年和知識分子的工作,在對台工作中發揮了實際效果,相關經驗非常值得總結和借鑒。
束沐指出,當前台灣民意複雜多變,屢屢干擾兩岸交流、破壞兩岸同胞感情,大陸對台工作陷入話語被動的局面時有發生。而汪毅夫會長善用流行語拉近人心,善用閩南話感動人心,善用新話語爭取人心,形成了一套獨創的對台宣傳方法論與做台灣同胞工作的風格,獲得許多台灣同胞發自內心的歡迎。
郭偉峰在總結發言中指出,與會專家對汪毅夫《學術研究與台聯工作》一書的思想定位、不拘一格的形式、豐富的內容、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等方面展開了充分討論,並做出非常獨到的分析,也對作者的學術倫理、學術氣質和研究方法給予高度評價。在兩岸關係僵持的當下,研究與學習汪會長的理性、睿智、豁達,就像面臨一陣清風,可以清洗當前焦躁的空氣,格外有啟示意義。
郭偉峰最後談了此次論壇對中評社、中評智庫的三點啟示:第一,在堅持原則和立場下如何講好“兩岸一家親”的故事,他說,只要講好這個故事,中評社、中評網才能獲得更多台灣同胞的理解和支持。第二,無論是發表什麼樣的文章,都要保持理性、謙和,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給對方思考的空間和回旋的空間。第三,要學習汪毅夫會長的精神,著力尋找兩岸的共同點、共同性,著力尋求兩岸融合發展的文化基礎。
論壇全文將在《中國評論》月刊和中國評論新聞網刊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