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舉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候選人之間的口水戰、抹黑戰,越演越烈。 |
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電(作者 梁迎)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將於2016年1月16日舉行。選舉活動一直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距投票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三路競選人馬:國民黨的朱立倫、王如玄,民進黨的蔡英文、陳建仁,親民黨的宋楚瑜、徐欣瑩,以及他們的競選團隊紛紛亮相。幾經周折之後,終於商定在12月底舉行四場候選人政見辯論會。選舉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候選人之間的口水戰、抹黑戰,越演越烈。民進黨追打國民黨王如玄的房產獲利問題不放。國民黨則猛烈反擊,拋出民進黨蔡英文地產獲利案,搞得蔡英文惱羞成怒。
“藍綠惡鬥”是台灣政局的常態,在選舉時期更為激烈也不足為奇。不過,透過藍綠雙方在選舉前的言論,似乎顯露出“藍綠趨同”的跡像。
兩岸關係“維持現狀”
蔡英文以台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的身份訪問美國,台灣媒體說,是去接受“大考”。訪問中,關於各方關注的“兩岸關係”問題,蔡英文提出“維持現狀”的答案。蔡英文可謂是“模糊大師”,對於要害議題,向來是含糊其辭、模棱兩可。這次也不例外。除了一句“維持現狀”外,對於現狀是什麼?如何維持現狀?等等具體問題,依然不致一詞。但是,對於現狀是個什麼樣子?如何形成的這個現狀?世人是有目共睹的。
經過多年談判摸索,國共兩黨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之上,共同開拓出兩岸關係今天的現狀。“九二共識”算不算“現狀”,要不要維持?習近平主席指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不維持“九二共識”這個政治基礎,如何維持現狀?蔡英文既然承諾“維持現狀”,就不能不包括“九二共識”。至於還用不用這個詞?相信會有聰明人想出新詞來解決這個問題
兩岸關係今天的這個“現狀”,是在國民黨執政時期、由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形成的。蔡英文承諾“維持現狀”,這就說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要向國民黨靠攏、趨同,保持大體的一致。否則,兩岸關係的現狀是不可能維持的。
“拼經濟”是選舉主軸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歷史大潮流,台灣也不例外。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強調,當選後,要集中全力“拼經濟”。蔡英文也豪不示弱,闡述“堆柴理論”說,一根柴燒,燃不起大火;一堆柴燒,才能燃起熊熊烈火。並描繪出綠能、亞洲矽穀、生物科技、台灣防務和機械產業,作為“堆柴工程”的五大計畫。希望一點火,可以燒出強大產業,燃起強韌動能。
台灣選民熱切希望的是:領導人不僅能拿出漂亮的菜單,更要在當選後給民眾端上熱氣騰騰、實實在在的“大盤牛肉”。在當選後全力拼經濟這一點上,民進黨與國民黨是相當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