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中評社 方諾妮攝) |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表示,由於蔡英文總統的選情樂觀,台灣出現了一種聲音,就是大陸只跟有實力的人打交道,所以,只要蔡英文總統勝選,即使她不接受“九二共識”,大陸方面也會自找台階下,不會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兩岸良性互動的前提,甚至於照樣有機會來個“蔡習會”。這次的“馬習會”透過海峽兩岸的領導人當面講清楚,“九二共識”就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錨石。接受“九二共識”,代表都好談;不接受“九二共識”大概什麼都免談了。換句話說,習近平已經藉著馬習會設定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遊戲規則,鎖定了方向和路徑,為後馬時代鋪陳好了基本格局。未來,不管台灣是誰當家,都得面對這個基本格局。
座談會主持人趙春山則從親身觀察馬習會的顧問角度表示,他與在座的張五岳教授,兩人都受邀在新加坡觀察馬習會。他說,兩岸領導人會晤這個課題,不是今天才有的,從李登輝時代、阿扁時代,都已經在做研究了,馬政府上來後,也沒有停止這樣的研究。他相信,2016年大選後,不論誰執政,這樣的研究還會繼續下去。在這裡,他針對就近觀察馬習會的體驗,提出幾點看法:
一、從兩岸對地點的選擇、身份稱呼這些安排來看,突顯兩岸關係確實是特殊的一種關係。馬總統說,不是國與國關係,原因就在此。就說,大家在第三地互稱先生來說,習先生出來時,大家當然知道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馬先生出來時,大家也知道他是中華民國總統。但是考慮兩岸問題時,正常的問題有時要用特殊的方式來理解,只要能夠合乎對等、尊嚴,特殊的關係也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馬習會確認了兩岸和平發展是一條正確路線。馬習會後,未來這條路線要走下去,是對的,這主要是基於九二共識,必須要有共同的政治基礎,才能有成果,才會有和平紅利;
三、兩岸對話層級步步升高,從過去海基會與海協會、一直升高到兩岸主管部門直接會晤,王張會、夏張會等等,現在又升高到兩岸領導人的會晤,一步一步往上,也象徵兩岸和解一步一步往制度化發展;
四、雙方第一次把過去互動面臨的問題攤開來講。66年來的分隔,不可能一次解決,至少指出了問題,甚至是敏感的問題,大家攤開來講,比如軍事對峙、中共對台的軍事威脅等,甚至是九二共識,大家實事求是地來談問題,雖然不見得能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