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4日電/關於中國目前的智庫建設,從咨詢成果的供給方面來看,由於現代智庫建設相對滯後,智庫決策咨詢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問題突出,難以有效滿足各級黨政公共機構日益增長的決策咨詢需求。要消除決策咨詢成果的供需失衡問題,需要以滿足公共決策咨詢需求為目標。因此,提升和優化公共決策咨詢成果供給應成為我國推進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新目標和新方向。
供給和需求平衡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理論法則,也是社會發展需要遵循的一般規律。引領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公共決策咨詢和智庫建設活動也不例外。國家或地區內的公共決策咨詢活動是否實現供需平衡是評價公共決策咨詢體系是否有效的總體標准。
從總體上來看,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公共決策咨詢需求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上升的擴張性趨勢;但是從供給方面來看,決策咨詢的供給不會主動地滿足決策需求增長,需要社會自身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適時推進智庫體系建設,以實現決策咨詢需求和供給的平衡。以歐美國家為例,為主動適應經濟社會對公共決策咨詢活動的客觀需要,美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增加了一倍以上的智庫,美國和歐洲現有智庫有31%以上是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間創建的。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供給和需求出現不平衡是公共決策咨詢體系建設面臨的主要矛盾。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公共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深入推進,以政府為主體的公共部門對決策咨詢的需求日益高漲,迫切需要高質量的決策咨詢產品和服務提供智力支撑。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階段,各類公共決策活動提出的咨詢需求前所未有。改革發展任務越是艱巨繁重,越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持。然而,從咨詢成果的供給方面來看,由於現代智庫建設相對滯後,智庫決策咨詢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問題突出,難以有效滿足各級黨政公共機構日益增長的決策咨詢需求。當前,我國智庫建設主要存在的三個方面的供需失衡。
智庫提供的決策咨詢成果有效供給不足、供需對接不暢,決策咨詢成果供給和需求在總量之間存在失衡。從總量上看,與美國比較,我國智庫數量還有相當差距。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發布的《2015年全球智庫指數報告》統計,2015年,全球共有智庫6846家,美國擁有1835家智庫,我國擁有智庫數量達到435家。智庫數量差距較大,并且嚴格意義上的智庫數量并不多,有的智庫經常處於“休眠”狀態。最重要的是,從智庫實際影響力來看,我國智庫還與之相去甚遠,總體排名不高。從對接決策咨詢需求來看,智庫實際提供的咨詢產品面臨有效供給不足問題。由於成果對接決策渠道的缺失和“酒香不怕巷子深”傳統理念等多方面影響,有的智庫咨詢成果僅僅停留在生產端,就被束之高閣,未形成有效供給,沒有及時有效地與需求對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