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日電訊報》8月3日援引一名以色列高級官員的話說,自從拜登於7月21日決定退出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競選以來,“內塔尼亞胡開始變得更有膽量打擊伊朗”。
佘綱正認為,在大選即將到來以及達成停戰協議已成小概率事件的前提下,拜登政府現階段在巴以衝突和中東問題上的作用將受到進一步削弱。
“民主黨和共和黨都擔心,如果過於激進地介入中東問題有可能激怒部分美國國內的猶太裔選民和阿拉伯裔選民,進而影響焦灼的選情。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的行動再度削弱了美國在調解戰事過程中所能發揮的影響力。拜登政府接下來的重點是防範伊朗對以色列的報復,相當於再度分散白宮對其他國際事務的注意力。”佘綱正分析道。
關於伊朗的反擊是否將引發全面地區戰爭,蘭卡斯特大學國際關係教授西蒙·馬邦指出,與西方輿論的描述不同,伊朗是一個非常務實的國家,近年來伊朗試圖與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灣國家實現關係正常化就證明了這一點。儘管伊朗及其“代理人”與美國和以色列發生了小規模衝突,但它一直努力將其保持在可控的範圍內,避免激起以色列的過度反應。這一點可以從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的表態中窺見一二。在舒庫爾葬禮的講話中,納斯魯拉警告說,以色列的反應將決定是否爆發全面戰爭。
從過往經驗來看,雖然伊朗與以色列的衝突已日益公開化,但爆發地區全面戰爭的定論仍為時過早。今年1月,以色列在黎巴嫩真主黨的貝魯特據點用無人機殺死哈馬斯高級領導人薩利赫·阿魯里。黎巴嫩真主黨隨後選擇向一處以色列軍事基地發射了一連串火箭彈,但襲擊未造成致命性破壞。今年4月,以色列在敘利亞擊殺伊朗指揮官後,伊朗用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襲擊予以回應。在以色列象徵性予以反擊之後,雙方選擇了懸崖勒馬。
佘綱正認為,伊朗和以色列為保政權穩定,不可能在此時示弱,地區局勢不確定性將進一步增加。但他也指出,現有地區局勢並不會因相關事態的發展而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各方力量仍可能在對抗的基礎上保持觀望的姿態,直到11月美國大選結果的塵埃落定。
“雖然哈尼亞之死給目前的局勢踩了一腳油門,但由於各方都擔心陷入無法控制的全面戰爭,他們都傾向於有選擇性地展示自身的決心和實力,在危險的邊緣試探對手的底線。”佘綱正分析道。
來源: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