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7月30日在伊朗德黑蘭拍攝的伊斯梅爾·哈尼亞(中)。圖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8月5日電/在黎巴嫩真主黨和哈馬斯領導人分別在貝魯特和德黑蘭遭“定點清除”後,中東局勢緊張升級。新華社8月3日援引伊朗邁赫爾通訊社的報導稱,伊斯蘭革命衛隊在聲明中表示,刺殺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是由以色列設計和實施的,並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支持。為避免盟友遭多方報復打擊,美國正派遣軍艦和戰鬥機前往中東地區。
另據美國媒體8月4日報導,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庫里拉3日抵達中東地區。報導稱,庫里拉本次中東之行,是在近期中東局勢升級前計畫的,但預計他將利用本次訪問動員一個地區和國際聯盟,應對以色列可能被報復的情況。
有觀點認為,伊朗及其盟友作為反對以色列和美國在中東的“抵抗軸心”或將尋求在不引發全面地區戰爭的情況下恢復對以色列的威懾。然而,在區域內各種勢力盤根錯節的前提下,戰略誤判的風險極高,在新一輪巴以衝突延宕之際,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戰爭危機將以何種結局收場仍不得而知。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長聘副教授佘綱正認為,伊朗必然就以色列的行動開展報復,但就具體方式以及力度而言,伊朗仍在仔細斟酌和權衡。
“對伊朗而言,最好的結果是在美國大選前不要使事態陷入無法收拾的境地。如果民主黨繼續執政,伊朗仍存在修補和西方世界關係的可能性。但假設特朗普最後當選,伊朗未來幾年將陷入比較困難的處境。在這種情況下,伊朗會採取相對可控的方式,既要挽回顔面和形象,也不能使事態失控。”佘綱正分析道。
伊朗如何回應?
伊斯梅爾·哈尼亞(Ismail Haniya)不僅是哈馬斯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是近期在卡塔爾、埃及以及美國斡旋下的以色列和哈馬斯停火協議談判的主要參與者。2017年,哈尼亞當選哈馬斯政治局領導人。多年來,哈尼亞一直是以色列的“頭號通緝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