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以後,所有公共交通中斷。54歲的何輝主動加入志願者車隊,義務接送醫護人員下班。他跟家人說,“我有一分力量就出一分力量”。後來他被感染了,於2月3日不幸離世。
何輝的去世,沒有讓其他志願者停下勇敢的腳步。有數據顯示,封城之後,武漢市有6000多名網約車司機加入志願者隊伍。他們中,有武漢人、外地人,也有在武漢生活了7年的外國人。
“晚8點不唱不散。”2月8日晚,數萬自我隔離的武漢市民,自發打開各家的窗戶,唱響《義勇軍進行曲》。聲音從千家萬戶傳出,人們互相傳遞信心、加油鼓勁。
“在這次抗擊疫情鬥爭中,武漢人民展現出了不怕犧牲的精神、勇於擔當的精神、顧全大局的精神,還有甘於奉獻的精神。” 3月10日,習主席視察武漢時動情地說。
疫情是一次磨礪,也是對一個民族生命力、凝聚力的強烈激發。鄧拓在撰寫《中國救荒史》一書時說:“我國災荒之多,世界罕有,就文獻可考的記載來看,從公元前十八世紀,直到公元二十世紀的今日,將近四千年間,幾於無年無災,也幾乎無年無荒。”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安然渡過歷史長河中的各種災難,靠的就是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偉大民族精神。
“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1935年,面對積貧積弱的國家,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苓對師生發出這樣的“愛國三問”。習主席指出,“這既是歷史之問,也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我們就要把這個事情做好。”
你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在災難面前,每一個愛國行動都是那樣生動而具體。
2020年1月31日,南京上坊公安檢查站,一名車主將一箱口罩送到民警手上。
民警:你貴姓啊?車主:免貴,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