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上述問題,美軍新一輪戰略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是設立采辦與保障副部長職位,推進采辦體制改革。一是下放采辦權限。賦予軍種更大權力,使其可充分參與采辦流程,同時壓縮管理層級、減少繁冗程序,使采辦與保障副部長主要負責重大聯合采辦項目監督、政策制定、供應鏈管理、跨軍種數據分析評估和業務指導等宏觀事務,以有效提升采辦效率和成本效益。二是調整采辦模式。採取系統平台與負載分開研發、平行采辦的“模塊化”模式,一方面效仿平板電腦的設計理念,以提升平台可靠性、兼容性、穩定性為目標,以電力充足、容量充裕、統一插口為基本標準,重點研發“母艦型”通用平台,為未來現代化升級預留充分空間,另一方面則遵循“即插即用”理念,通過不斷更換作戰模塊負載來靈活切換功能用途,使最新技術研發成果可無縫融入作戰平台,以順應信息化時代技術更新“指數化”的發展趨勢。三是加強采辦隊伍建設。通過組建“國防數據服務處”、擴大“國防部長企業夥伴計畫”、試行“企業家入駐計畫”、構建“國家安全創新基地”等舉措,加大國防部采辦人員與地方企業之間的人事互動,使其人力資本能夠通過這種“旋轉門”式的彈性交流機制實現增值效應,同時把社會最新技術創新成果和前沿管理理念及時融入國防部采辦實踐。
專設首席管理官
加大“第四極”統管力度
美國國防部採取企業化管理模式,按照責權屬性將國防部長、常務副部長等高級文官分別稱為首席執行官和首席運營官,並依照職能分類將三大軍種部以外部門,特別是規模龐大的國防部各業務局統稱為“第四極”,由常務副部長兼任首席管理官統一監管。
然而,由於個人精力有限,常務副部長兼任首席管理官的組織模式,導致“第四極”長期各自為政、缺乏統一監管、管理模式落後,最終造成機構臃腫、重複建設、經費浪費,成為國防改革和軍隊建設的重大阻礙。
美國國防部此次戰略管理體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設立首席管理官職位(副部長),統管國防部業務模式轉型,重點扭轉“第四極”群龍無首、重複建設、效率低下的混亂局面。一是轉變管理模式。引進地方企業“跨部門、跨領域、跨職能”的先進管理模式,加強跨機構協作,重點依托6名負責人推進人力資源、後勤與供應鏈、IT業務系統、不動產、社會服務、醫療保障六大領域管理模式轉型,以提升部門工作效率和人力成本效益。二是構建績效文化。以構建問責機制、加強成本控制、裁減冗餘人員為目標,由績效管理改革負責人牽頭,建立嚴格的部門績效標準,同時依托數據化管理手段,對國防部所有財務活動進行全面審計,以提升財務管理流程的透明度和精准度,裁減冗餘重叠機構和系統設施,最終把節餘資源投入部隊戰備和技術創新等關鍵領域。(來源:解放軍報;作者:付征南——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