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向外軍學到很多好東西。”裝備部長李建舉例說:“艦上有數百個艙室,許多核心艙室是無人的,裡面卻有重要設備,一旦出事,就可能毀掉一艘艦。外軍在無人艙室外掛一塊牌子,檢查完了就翻牌。我們借鑒過來,在艦上關鍵部位確定生命力點,設立了生命力巡邏更,並在全海軍推廣。此外還有彈藥更,支隊自成立以來沒出大事故,這是一項重要保證。”
有個兄弟部隊在操作新裝備上出了事故。艦隊首長帶領機關工作組深入調研後,給上級報告說:“這說明我們的知識結構、思想觀念沒有隨著裝備的變化而更新,停留於老經驗、老套路……部隊的轉型說到底是人的轉型,現代化裝備呼喚具有現代知識、現代理念的人與之相適應。”
怎麼相適應?唯有學習。馬鞍山艦反潛部門長楊小庫畢業於海軍工程大學,又在大連艦院學水武1年,任本職後,指揮海軍首枚某新型戰雷打潛艇靶,一舉命中;在某海域,發現並驅逐一艘潛艇,還鎖定了另一不明目標;在全訓合格考核中,創造了海軍護衛艦反潛新紀錄。他英語不錯,但仍然每天都不睡午覺,練口語。何苦來?他說:“因為越學越覺得自己標準太低,與國際化的要求差遠了。”
海軍是國際化軍種,是穿軍裝的使節,英語不過硬,無從談起;要深入研究外軍,不懂外語,也無從談起。支隊有一個“百名外語人才工程”,許支隊長帶頭用英語講課。他的英語、俄文都不錯,他謙虛地說:“可能有點語言方面的天賦吧”。其實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除非有特殊情況,他每天都堅持讀外文報刊資料。他告訴我,上述工程的培養目標是:“把英語說得像漢語一樣流利”。目前不少軍官已經達標了。寧波艦在公海航行,雷聲部門分隊長錢瑞陽值更時與外艦相遇,一口流利的英語竟把對方值更官弄結巴了:“天哪!你的英語是在哪裡學的?”
在一個支隊,當然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像錢瑞陽,主要是要學好專業,精通手中武器。“不過,真要精通,不懂點外語也是不行的。”說這話的是寧波艦士官長祁洪鋒,支隊導彈控制專業的首席士官,別看長得黑不溜秋,卻滿腹知識,渾身技能。問他“外語水平如何?”答曰:“英語一般般,俄語還能講幾句吧。”在國外培訓時,他喜歡窮根究底地問,外方副總設計師被他問煩了,說:“這個你就不要管了。”“說得輕巧,我是武器使用者,我不管誰管?我跟他纏,非要他講清楚不可。”祁洪鋒一共打了40多枚防空導彈,次次成功。“我的體會是,學習要窮根究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