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又見米格:經典絕唱還是王者歸來
http://www.CRNTT.tw   2017-02-17 11:54:54
 
  又見羅戈津

  復甦大計迷霧重重

  儘管“三代++”的成色稍顯不足,但米格-35的確較米格-29有了長足進步,而且也保留了換裝相控陣雷達和矢量推進發動機的能力。那麼,也許有人會問:缺錢的俄軍在兩個“35”面前會不會犯“選擇恐懼症”呢?

  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在俄軍的定義中,米格-35定位輕型,蘇-35定位重型,這就決定了兩個“35”不是競爭者,而是搭檔。俄空天部隊司令邦達列夫在發布會上稱,未來俄羅斯所有的輕型戰機全部由米格-35替代,俄空天部隊計畫到2020年採購30架。而事實上,這一數量不及俄現役米格-29總數的10%。需求與計畫嚴重不匹配,這一現實,或許正反映了如今米格集團艱難的處境。米格集團想借米格-35翻身,本國空軍恐怕指望不上。

  於是,發布會上,米格集團總經理科羅特科夫特意強調,米格-35的後勤與米格-29高度共通、能夠根據用戶需求定制“甲蟲”雷達性能等“重點內容”。“俄軍工代言人”羅戈津更是宣布將開展大規模的政府推介活動。這樣來看,米格-35似乎更像是為出口而備。但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軍貿市場,米格-35的定位卻又顯得比較模糊。

  受限於自身條件,並且有蘇-35在前,米格-35一定不會去競爭雙發重型戰鬥機所代表的“高端”市場。而在輕型戰機這一市場上,米格-35雖然在綜合性能上強過F-16等機型,但雙發的米格在購買和運維成本上都要比單發戰機高出許多。這對於注重性價比的用戶來說,顯然不是最佳選擇。米格-35這種不上不下的定位,讓自己顯得比較尷尬。

  實際上,米格-35的設計理念更像一款歐系戰機,況且其某些主要戰技指標已基本達到甚至超越了“歐洲雙風”的標準。如此看來,米格-35的競爭對象應該是歐洲貨,但考慮到政治因素,這種競爭也僅僅局限於北約框架外。在屈指可數的機會面前,米格-35還敗給過“陣風”。

  當然,一向思路開闊的俄羅斯人會不會將目光從陸地轉移到海上,未來會否出現米格-35K也未可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