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新冷戰陰雲下俄美“僵未必破”
政治孤立、經濟制裁、輿論聲討、軍事擠壓,是俄羅斯一直所面對的地緣困境,自烏克蘭危機後尤為顯著。美國對俄羅斯的持續打壓完成了過程,卻沒有猜到結果。外有烏克蘭顔色革命,內有國內經濟低迷,俄羅斯人反而空前團結,先有克里米亞歸俄,後有敘利亞戰場反恐,迫使美國加強在東歐的軍事部署,以應對“侵略性的俄羅斯”。美俄關係進一步惡化,互相視對方為“敵人”,冷戰陰雲重布。
“俄羅斯對歐洲的入侵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美國國防開支的方向。”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去年11月曾這樣說道。彭博社稱今年2月財政預算提案公布前,卡特表示“我們正採取強力和均衡的手段遏制俄羅斯的進攻,過去25年來我們不必為此擔心,但現在情況完全相反。”《衛報》稱俄聯邦總理梅德韋傑夫在2月13號慕尼黑安全峰會上宣稱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已經滑向“一場新的冷戰”,並將當前局勢與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相提並論。德國《圖片報》報道“西方再次把俄羅斯視為敵人”。而俄羅斯新修訂的《國家安全戰略》也將美國明確視為“安全威脅”。“敵人”的身份已經重新建構起來。
此次向歐洲基地增兵,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在於地面部隊及重武器在前沿地區的大量部署。據了解,1個裝甲戰鬥旅包括大約250輛坦克車、步兵戰車及自行榴彈炮,以及1750輛軍用輪式車。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布裡德洛夫上將:“隨著俄羅斯在東歐及其他地方越顯其侵略性,這項新的部署意在繼續展示我們強而有力及平衡的布局,以讓我們北約的盟友及其他夥伴安心。”美國去年3月向北約成員國中的巴爾幹半島國家輸送了100多件重型武器就曾經引發國際輿論擔憂。當時俄羅斯軍事科學院院士彼得羅夫斯基表示,美國不會貿然向東歐國家大規模派兵,即使增加部署也更多是在“秀肌肉”,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但今年的增兵行為顯示出美國可能插手東歐地區安全事務的決心和能力。
烏克蘭危機使得“克里米亞模式”成為東歐各國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上對“新面貌”軍事改革成果的驗收使美國認為其地緣政治利益受到嚴重威脅。美國認為如果不採取果斷措施,地緣政治的天平將持續向俄羅斯傾斜。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三國中同樣具有相當數量的俄裔公民及親俄勢力。拉脫維亞國防部長博格馬尼斯不斷強調奧巴馬英九2014年對波羅的海三國做出的安全承諾,“奧巴馬當時說,塔林(愛沙尼亞首都)、裡加(拉脫維亞首都)及維爾紐斯(立陶宛首都)和柏林、巴黎及倫敦一樣,都需要重點保護。”美國軍事評論家羅伯特·卡普蘭在最近一期的《外交》上撰文稱,美國在歐洲力量的縮減使東歐盟友恐慌,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希望和瑞典等國組成斯堪的納維亞聯盟;而通過立陶宛進入波羅的海和通過摩爾多瓦介入巴爾幹則成為美國需要警惕俄羅斯的可能的下一步動作。
但總的來說,美俄關係儘管僵化,鬥而不破仍是雙方恪守的底線。美國此次增兵歐洲基地更多的還是履行協防的承諾,2016年的俄美關係遠未像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期間美蘇關係那樣到達戰爭邊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