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太赫茲波首次用於青銅文物層析成像分析
http://www.CRNTT.tw   2024-08-09 15:18:50
  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機械臂靈活翻轉,一束束無形的太赫茲波悄然掠過三星堆青銅器斑駁的表面,將銹層下的秘密一一揭示……近日,在電子科技大學太赫茲科學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上演了一場現代科學家與古代能工巧匠跨越時空的“對話”,隨著一幅幅包含豐富分子結構信息的“太赫茲指紋譜”出現在電腦屏幕,這件青銅文物表面不同層位的銹蝕產物、表面附著物等物質信息被科學家們獲取。

  既要準確獲取文物的製作年代、元素構成等不同信息,又要盡最大努力避免對文物造成損傷,一直是現代科學與文物保護研究的“矛”與“盾”。隨著X射線、紅外線等現代常規無損檢測技術的突破,人們在“看透”文物的同時,如何原位、無損、整體地獲取它的顔料、塗層等表層信息,正成為科研人員探索的新方向。

  實驗室負責人胡旻率領的科研團隊正與浙江大學、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館等機構合作,利用自主研發的國際首套基於真空電子器件的太赫茲近場成像系統,對來自三星堆青銅器文物進行層析成像分析,這也是全球首次通過太赫茲波對青銅文物進行層析成像分析。

  “太赫茲波,簡稱太赫茲,是指頻率在0.1太赫茲到10太赫茲範圍的電磁波,其波長大概在0.03毫米至3毫米之間。”胡旻說。與X射線等具有電離特性的技術相比,太赫茲的光子能量極低,不會引起有害的電離反應,這使得研究人員在不損害文物的前提下,也能深入瞭解其內部結構和材料成分,並且對研究人員也不造成傷害,“它可以穿透絕大多數非金屬物質,通過時域脈衝在物體內部的多層次反射,得到物質的分層結構信息,從而無需對文物進行切片。”

  實驗室博士後張曉秋艶介紹,以三星堆青銅器文物的銹層識別為例,研究人員首先通過結構光技術快速構建文物的三維輪廓,繪制“數字地圖”。隨後,基於該地圖,研究人員通過智能算法規劃太赫茲波掃描路徑,確保其能夠垂直入射實現對銹層厚度的精確識別。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