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貓熊是我國特有物種,近年來,我國建立以大貓熊國家公園為主體的大貓熊自然保護地體系,大貓熊野外種群數量從上世紀80年代的1100餘只增長到目前的約1900只。
“加強大貓熊等野生動物野外種群保護,關鍵在於維護其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但也不能因此忽視其科研價值、社會價值。”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劉定震表示,大貓熊等野生動物的人工繁育與野外種群保護是物種保護中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的兩個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貓熊人工繁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建立科學優化配對繁殖、疫病防治等技術體系,大貓熊圈養種群的遺傳多樣性與野生大貓熊維持在同等水平,為國際合作、科普教育、放歸自然等提供了有力保障。”魏輔文說。
麋鹿在歷史上曾廣泛分布於我國長江、黃河流域的平原、沼澤地區,但因氣候變化等原因,在20世紀初滅絕。1985年,我國與英國合作啟動了麋鹿重引進項目,分批引進77只麋鹿,通過人工繁育、野化放歸等措施,到目前已在歷史分布區6個區域恢復重建野外種群,總數量達到6000餘只。
“開展野生動物國際合作交流,對加強自然保護科普教育、科學研究和野外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王維勝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