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製作斑銅器皿,需經選料、淨化、粗坯、燒斑等20餘道工序,動輒耗費一兩個月。走進工作室、打開庫房,張偉翻出一件爺爺當年製作的“漂爐”,“爐身有條線,放在水裡,線與水面恰好齊平,技藝要爐火純青,打出的爐子質地要十分均勻才行。”
在張偉的工作室,設有商品展示空間,小件100多元,中件千餘元,遊客到會澤,可以購買斑銅工藝品,還可以體驗斑銅製作。張偉說:“時代發展,衹有讓我們的作品成為商品,才能讓非遺技藝活起來。”
如今,張偉的斑銅藝術品已經走出了會澤,他在曲靖、昆明、西雙版納等地都開設了非遺展示館。加上為一些企業定制大型擺件,老店一年可以賣出將近兩萬件斑銅工藝品。
近兩年,會澤越來越重視非遺傳承。在政府引導下,越來越多人投身斑銅製作,如今會澤聚集了100多名斑銅手藝人。
特色如何凸顯
要恢復古城風貌,還要激活文旅業態
沒有過度商業化的會澤古城也有自己的煩惱——像錢正坤這樣經營民宿的商戶不多,幾處會館依舊知名度不高,游人較少。
近年來,會澤縣積極籌措資金,推進古城風貌修復。湖廣會館、貴州會館正在修繕,江西會館已作為景點對外開放。不少被擠占的道路騰退出來,往日的木制匾額也重現街頭。
朱玉航坦言:“會澤古城風貌恢復耗資巨大,目前只能採取分片區推進,在會館集中、風貌相對完好的街區率先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