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據新華每日電訊消息,成本幾百的骨灰盒最高賣到上萬、不在殯儀館消費就不能火化寄存、寧可花半年收成錢也要在葬禮上“大擺宴席”……臨近清明,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殯葬改革,取得顯著成效,但在包括脫貧村在內的一些農村地區,動輒數萬元的殯葬費,依然是群眾的一筆不小負擔,與此同時,講究面子排場的重殮厚葬風氣依然普遍。
“殯葬的東西不講價”
吉林省西部某村村民小王最近痛失了一位親人,悲傷之餘他發現買一款合適的骨灰盒很難——殯葬用品店所售商品基本沒有標價,同種材質和樣式的骨灰盒有的賣1000元,有的賣4000元。
“他們也分不清啥黑檀紫檀,就讓我掂分量看沉不沉。”在“便宜的容易壞”“好寓意庇佑後代”等話術誘導下,小王咬牙買下一款2000多元的骨灰盒。
記者走訪多地發現,不明碼標價、隨意加價現象在殯葬用品市場較為普遍。記者聯繫相關廠家瞭解到,市面上大部分骨灰盒批發價在幾百元甚至更低,十倍或者二十倍的利潤是“行規”,高達百倍的也不少見。一位從業者坦言,“加價一般看喪戶身份,憑店家良心,沒人管。”作為特殊商品,殯葬用品使用率低、透明率低,大部分消費者並不清楚合理價格區間。
與小王進行比價不同,許多人為了圖方便,會直接選擇“殯葬一條龍”服務,配套購買殯葬用品。所謂的“殯葬一條龍”可以提供遺體處理、喪葬籌備、祭祀儀式等“全套”項目。他們往往很“貼心”,“指導”情緒悲痛的逝者家屬做什麼、買什麼。
一位受訪群眾剛為逝去的父親辦理完喪事,拿到“一條龍”的價格確認單才後知後覺,“打包的價格比單獨買還貴,像被趁火打劫了,他們還說‘殯葬的東西不講價’。”
一些不相信殯葬業民營機構的人會選擇去殯儀館治喪,沒成想也可能“被宰”。記者在一些殯儀館發現,所售骨灰盒多數是高價款。在一家縣級殯儀館內,一款雕有仙鶴的金絲楠木骨灰盒售價5694元,線上類似產品售價700元;另一款鑲有彩石的檀木骨灰盒售價2990元,線上同款產品售價3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