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推薦作為一種商業秘密和技術秘密,應用過程中又往往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如何平衡、把握對‘算法’推薦法律規制的邊界,是面臨的一大難題。”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認為,在司法以及行政理念上,需要將“算法”的運用作為“算法”運營者行為的延伸。無論運營者是否存在過錯、是否存在行政違法等,“算法”因素都應被納入追責的考量範圍。
焦點
凝聚合力規範“算法”
隨著公眾對“算法”持續關注,加強“算法”規範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一項調查顯示,超過70%受訪者表示曾被“算法”推薦服務困擾,超過60%受訪者認為生活中普遍存在“大數據殺熟”。絕大多數用戶認為,“算法”推薦技術潛藏了窺探、洩露用戶個人隱私的重大風險。濫用“算法”的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個人信息權益,也給網絡空間的傳播秩序帶來負面影響。
在這個背景下,一些用戶希望關閉“算法”推薦功能,停止將個人信息分享給平台使用。在有關部門督導下,各大網絡平台都上線了關閉“算法”推薦的功能,將是否收集用戶偏好的選擇權交還用戶。
然而,平台個性化推薦存在關閉難等問題。上海市消保委曾對消費者常用的10款手機軟件開展為期8個月的專項測評,結果顯示,關閉個性化推薦最多需7步。
記者登錄幾個下載排名靠前的主流手機軟件,目前關閉“算法”推薦功能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個人設置”來操作。操作步驟與此前調查結果一致,大多仍需要5—7步。記者隨機採訪了20名手機用戶,絕大多數表示並不知曉手機軟件還有關閉“算法”推薦的功能,衹有1位用戶知道該功能並懂得具體操作。
“這種現象反映了業界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不希望用戶大規模關閉‘算法’,另一方面也意識到,衹有規範才能長遠。”向陽說,規範“算法”,需要社會各界發揮合力,尋找最大公約數。
“有效治理‘算法’亂象,是構建安全清朗的網絡生態的必然要求。”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鄭玉雙表示,要健全“算法”的法律規制模式,破解“算法”的法律規制難題,實現算法善治。
“對於‘算法’運用是否產生不良後果,要建立一種社會性的評議機制進行持續性的跟蹤研究。如果社會評議機制有充分的理由,認定特定‘算法’的運用導致不良後果,就應該啟動問責機制,要求相應的‘算法’運營者予以解釋與說明並作出優化。”薛軍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