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據央視新聞報導,2023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國際形勢,我國經濟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新成績。成績的背後,宏觀政策調控力度不斷加大。2023年,我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超22萬億元,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2.2萬億元,民生投入保障有力。
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發揮了什麼作用?
惠企利民 積極財政政策打出“組合拳”
在浙江長興的這個倉儲設備製造企業,記者看到,車間裡剛剛引進的全自動激光生產線,短短幾十秒就可以完成金屬衝壓、鑽孔和整型,生產效率提高上百倍,產品精度把控更是上了一個檔次。今年,企業又做了新的投資規劃。
浙江加力倉儲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施彬華:我們計畫將原來三十幾個工位的零散型設備,集成到6條生產線上,其中一條生產線計畫投入1000萬元,總的智能製造項目計畫投入3500萬元。
3500萬元不是個小數目。企業願意花大價錢上馬智能化設備,一方面是因為去年每月銷售額增幅在30%左右,海外市場占比更是創下歷年新高,市場前景看好。另一方面,持續優化的稅費政策,也讓企業資金多了“騰挪”的空間。
浙江加力倉儲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施彬華:2023年公司的加計抵減、加計扣除以及出口退稅,累計已經達到2300多萬元,讓我們對市場更有信心。2024年銷售額計畫增長25%。
企業信心的背後,是2023年我國延續優化了一批稅費政策:實施先進製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提高集成電路和工業母機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