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4日電/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7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數據。從1月份至7月份房地產統計數據來看,商品房銷售面積大約6.7億平方米,同比下降6.5%,上半年同比下降5.3%,表明房地產需求端還在緩慢復甦中,預期有待改善。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大約6.8萬億元,同比下降8.5%,房企投資意願有待改善。商品房待售面積6.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7.9%,企業庫存去化需要加強。面對當前的情況,需要改變消費者的預期,恢復消費信心和房企投資意願,實現良性循環。
經濟日報發表中央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易成棟文章表示,此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切實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適應中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並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盤活改造各類閑置房產。
應該看到,未來房地產的市場規模依然巨大,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剛需仍未得到滿足,改善性需求還有上升空間。此外,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還存在一些短板,例如,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不足、高品質住房供應滿足不了需求、“平急兩用”基礎設施短缺等。隨著中國經濟穩定恢復,居民收入增加,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居民住房消費和房企投資意願有望逐步改善。應繼續發揮房地產行業產業鏈長、涉及面廣、帶動作用強的引領作用,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保民生促發展。
文章強調,需要因勢利導制定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強信心、穩預期、促發展,通過市場的良性循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一方面,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政府因城施策、精準施策,進一步消除房地產等內需關鍵領域的部分消費限制。不同城市可根據當地房地產市場的具體情況優化限購限價限貸政策,通過降低稅費、首付和貸款利率等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引導居民恢復和擴大消費;另一方面,保經營主體,通過信貸支持、稅費減免等政策,支持房企合理的投融資需求和正常的生產運營,支持企業發展高品質產品和服務。此外,發揮政府公共投資的帶動作用,帶動社會資本進入保障性租賃住房、“平急兩用”基礎設施等領域補齊供給短板,進而帶動房地產市場的復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