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善率領族人與當地的漢人一同將原本荒僻的土地建設成了富饒美麗的新家園,丁氏家族以其堅忍不拔的群體精神獲得了周邊漢人的認同和尊重。在長期的共同生產和生活中,漢族的傳統觀念和行為準則逐漸影響了丁氏子弟的思想和行為,丁氏族人也開始學習漢人建造起宗族祠堂,這也是丁氏宗祠得以修建的原因。
·枝繁葉茂
1991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到陳埭丁氏宗祠進行考察,在陳埭丁氏宗祠旁種下一棵象徵友誼的常青樹。如今這棵榕樹已經生長得枝繁葉茂,日漸葱蘢。
千百年來,從丁氏宗祠走出來的丁氏子弟,正如這一棵常青樹一般“枝繁葉茂”。
在丁氏宗祠的正廳大門上,懸掛著一方“陳埭萬人丁”匾額。這個匾額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傳說,陳埭丁氏家族的一世祖到三世祖都是單傳,人丁單薄。元末泉州發生“亦思巴奚”戰亂,丁氏三世祖丁夔(碩德)率子丁善遷居陳埭。多年後,丁善見父母老邁,還未置辦壽域,就想替父母找一塊風水寶地。一位風水先生對他說:如果墓碑竪於墓前,子孫裡會出三個宰相;如果竪於墓後,就會繁衍萬人。也就是所謂的“進前三宰相,退後萬人丁”之說。高官與丁口,兩者擇其一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極為難的,但丁善選擇了後者。
歷史上,陳埭丁氏科舉入仕者非常多,且歷代名人輩出,僅明、清年代在科甲名錄中就有丁氏文武進士14人,文武舉人24人,世稱秀擢龍門“六試七聯捷”,名魁虎榜“四闈十登科”。第八世丁儀方開創仕途之路,他一生為官清廉,勤政為民,至死“家無一壟之植”“權構室一區”,在封建社會的官場中,堪稱清官典範。知名的還有“洋務運動”先驅、中國近代軍事科學家,撰寫了中國第一部火炮製造專著,中國第一輛銅火車和蒸汽機車模型設計者、中國近代最早的火箭研製者丁拱辰(1800—1875年)。他們不僅為丁氏一門贏得聲譽,同時為國家、社會作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