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大利亞大學珀斯美國-亞洲中心首席執行官戈登·弗萊克認為,在與中國整體“脫鈎”被認為很荒謬的情況下,西方開始轉向特定行業、特定企業乃至特定產品和技術的“脫鈎”。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刊文認為,美西方正推動與中國“以不同方式‘脫鈎’”。
——從“脫鈎”到“去風險”,美西方推動保護主義的政策導向未變,“去風險”給了“重商主義”更體面借口。
4月,沙利文在布魯金斯學會演講時為“去風險”造勢,聲稱美國將“理直氣壯”地推進產業政策,同時要搭起“小院高墻”保護其先進技術。
在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加裡·克萊德·赫夫鮑爾看來,美國忽視經濟成本,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試圖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措辭上無論是“脫鈎”還是“去風險”,都是美國向“新重商主義”錯誤道路轉變、保護主義走向縱深的標誌。
新加坡《海峽時報》認為,美國推動製造業回流的產業政策正在加劇保護主義傾向,其分別斥資數千億美元的《通脹削減法案》和《芯片和科學法案》,正激起歐盟、日、韓等國跟進對綠色技術、半導體產業的補貼。這些保護主義做法如果以“去風險”名義“洗白”,恐進一步侵蝕世貿組織基本規則。
力不從心:美西方的恐慌之源
美西方一些人渲染對華“去風險”,本質還是“去中國化”,根本目的是阻斷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聯繫、維護其自身霸權。換個馬甲、另造說辭繼續遏制中國發展,暴露美西方對華“脫鈎”的力不從心、對華競爭的恐慌心態以及對不同發展道路的狹隘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