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脫鈎”到“去風險”,美西方對華經濟議題“政治化”趨勢未變,意識形態考量始終是其開展對華正常經濟交往的攔路石。
此番被西方國家“啟用”之前,“去風險”特指金融機構的越位管轄,一直被美國、歐盟及世界銀行等機構詬病,作為貶義詞長期置於西方經濟教科書的陰暗角落。
直到今年4月,美國財政部報告仍將“去風險”描述為金融機構出於反恐和洗錢制裁擔憂而無差別終止或限制商業關係的行為,認為這一做法對推動美國對外政策構成挑戰,減少“去風險”相關壁壘不僅是美國也是國際“優先事項”。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近幾個月,在西方部分政客推動、造勢下,被世界銀行歸類為“商業決策”的“去風險”,開始被賦予更多政治內涵,形成西方對華“脫鈎論”的補位。防範風險的主導權由企業上升到國家層面,“商業決策”演變為“政治決策”。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去風險”既包括消除“經濟風險”,也包括減少“外交風險”。
——從“脫鈎”到“去風險”,美西方對華經濟交往所謂“雷區”未變,“去風險”實際上是“化整為零”的“脫鈎”。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說法,美西方眼中的對華經濟交往風險主要涉及兩類,一類是西方國家從中國獲得的東西,如新能源技術和重要礦物供應;一類是中國從西方獲得的東西,如半導體技術。
可以說,美西方所謂“去風險”涵蓋需求和供應兩端,既害怕需求方面被中國“卡脖子”,又害怕供應方面將來無法對中國“卡脖子”。這些與推動對華“脫鈎”無異,完全無視相互依存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結果,把與中國的正常經貿往來與不安全簡單畫等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