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用“工業鍋”炒好預制大菜
http://www.CRNTT.tw   2023-06-13 15:47:18
  中評社北京6月13日電/據工人日報報導,66周開了41家“忘憂雞”小店,18個月營業額2556萬元,僅在山西大同市鎖定會員8萬人……

  “素食三珍”之一的黃花,又名忘憂草。在“黃花之鄉”大同,一家企業用黃花入味燉雞,推出的預制菜產品“忘憂雞”,營銷戰績吸睛,產品火爆全城。對於未來,這家企業還有著清晰的發展規劃:力爭開店500家,且以這個“小目標”,做高盈利率。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和人們生活節奏加快,預制菜逐漸成為餐飲業的新寵,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跑步進場,一些知名企業甚至也來跨界“炒菜”。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預制菜市場主要面向餐飲行業,在健康、美味、性價比方面還無法滿足消費者的期待,這使得預制菜“沒有想象中得香”。如何兌現預制菜產業的超高預期,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想念家鄉味道

  發展預制菜產業已成為各地助力農產品深加工、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抓手。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提升淨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範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

  近日,大同市委、市政府宣布:“舉全市之力、謀創新之策、行非常之舉,將大同打造為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北方預制菜之都。”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大同市有預制菜加工企業20家,產值總計11.76億元。我國預制食品市場註冊企業已激增至6萬多家,2022年產值達4196億元。

  作為行業後來者,大同如何發力這一賽道?

  前不久,在首屆中國百強預制菜企業(大同)峰會上,中國預制菜產業聯盟執行秘書長彭南峰直言,“儘管大同在預制菜產業設備、技術還有一定的差距,但要有‘先走一步’的狀態,應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培養更多本土人才,爭取有所突破。”

  “我認為大同有食材優勢,可以轉化成品牌價值,持續塑造。”中國預制菜產業聯盟研究院院長昕原建議。

  “如今,遠離家鄉的人們,經常想念老家味道。怎樣實現,地方特色食材預制菜大有可為。”山西宜發同誠農業發展公司負責人表示,該公司推出的老大同八大件系列產品,旨在幫助消費者找尋關於家鄉味道的記憶,希望在技術創新、品牌建設等方面獲得更多支持。

  做好標準化是必然

  “作為貫通一二三產業的新業態,預制菜產業鏈長,其加工、包裝、運輸、銷售等過程都需要借力製造業和服務業,老味道闖市場,做好標準化是必然。”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員王強認為,要持續加強研發創新,不斷突破預制菜品工業化技術。

  目前,全國範圍內對預制菜的生產標準、產品規範還不夠完善和統一;食品安全、營養成分含量超標等弊病仍存;產品口味還原度較低、消費者存在較大的預期落差、消費群體認知偏見有待扭轉……近日,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人民數據研究院等機構聯合發布《2023年預制菜產業發展觀察》報告指出,編制統一的預制菜行業標準勢在必行。

  事實上,標準缺失一直是預制菜行業的痛點之一。

  今年初,長三角三省一市市場監管部門共同發布了《長三角預制菜生產許可審查指引》。5月8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正式發布《浙江省預制菜生產許可審查方案》,從今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確了預制菜定義、梳理產品類別、規範生產條件、強化風險點防控、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等。

  在山西太原,真武預制菜產業園占地6.5萬平方米,自動化產線和數智化倉儲中心的建設,提升了淨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範化水平,有助於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

  “產業園投產後,預計可從‘日配’加快到‘一日兩配’,讓新鮮食材直達餐桌。”園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建立統一行業標準,加強市場監督管理的同時,科技創新也在為預制菜注入新動力。據王強介紹,“去年,高水分擠壓植物基肉製品技術入選了中國食品科技十大進展榜單,已投產的一條產能300KG/h的生產線,加工後的植物基牛肉、豬肉、雞肉、魚肉,感官特徵遠遠超過目前市售人造肉,在蛋白纖維結構方面更具優勢。”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