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5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清明將至,不少人選擇網絡祭掃新方式寄托哀思。3月31日,中央網信辦秘書局、民政部辦公廳發布《關於規範網絡祭掃秩序 倡導文明新風尚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網信、民政部門不斷完善屬地網絡祭掃服務,治理行業亂象。
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經過有關部門持續治理,近年來不時在網絡祭掃領域出現的一些問題,如隨意註冊、建設線上紀念館等已得到有效規範。但“活人網墓”“網絡孝子香火排行榜”等問題仍未絕跡。
治理網絡祭掃亂象初見成效
繼2022年4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部署開展清明期間網絡祭掃規範管理工作後,《通知》進一步要求,網絡祭掃平台不得借機斂財和誘導充值,依法依約做好用戶賬號註冊、實名認證管理,優化訪問和舉報功能等等。
記者發現,當前針對零門檻註冊、建館信息隨意填寫等問題的治理效果已經顯現。
在某綠色祭掃平台,註冊必須填寫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才能完成。通過四川的某綠色公眾祭掃平台創建紀念館時,則需要填寫建館人和逝者的真實身份信息,並提供相關證明的電子照片。此外,不少網絡祭掃平台還關閉了快捷註冊通道,強化了後台人工審核環節。
“亂用烈士稱號”問題整治見成效。“按照主管部門要求,我們整頓清理了‘亂用烈士稱號’問題。”某祭掃平台主辦企業負責人說。記者近日對此前存在此類問題的平台進行了回訪,發現所謂“革命先烈”紀念館列表已被撤下,“亂用烈士稱號”網墓也均被清理。平台網站首頁展示的也基本都是不含名人、烈士的普通紀念館。
天津市殯葬事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針對網絡祭掃平台的管理更加嚴格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