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日電/陽春三月萬物復甦,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在海南如期舉行,“海南自由貿易港”也再次登上熱搜。
證券日報發表記者蘇詩鈺評論文章表示,2020年6月份《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敲定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藍圖,近三年來,多項政策文件陸續出台,初步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政策和制度體系。作為目前唯一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其建設經驗對市場各方具有重要意義。
在稅收優惠方面,海南自由貿易港大膽嘗試,探索出一部分創新政策。稅制的完善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稅收制度體系中居於中心位置,貫穿自貿港建設始終。2020年以來,財政部、稅務總局等多個部門針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分別印發了超10項財稅優惠政策,隨後超20項配套政策先後落地。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征。對註冊在海南自由貿易港並實質性運營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稅。離島旅客每年每人免稅購物額度為10萬元,不限次;擴大免稅商品種類,增加電子消費產品等7類消費者青睞商品等。
此外,人才政策、貿易政策、投資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等60條核心政策,讓海南自由貿易港吸引外商投資的門檻更低了、人才落戶的限制更少了、項目投資的保障更多了、產業發展更快了。
文章指出,組合政策以“扶一把”的方式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增活力強信心,但從制度型開放角度來看,各領域的創新政策還可以更多一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要完善監管體系,發揮排頭兵作用,敢於嘗試與創新,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
對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而言,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如投資便利方面,外來投資人能否享受更高控股權;貨物進出自由方面,進出口報關手續能否更加簡便;資金流動自由方面,在島內能否實現更鬆的外匯管制等,這些都值得思考。
文章強調,總的來說,海南自貿港建設不是一蹴而就,一方面,要做好經驗推廣,打好主動仗;另一方面,要聚焦重點難點,敢啃“硬骨頭”。當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春風不斷,衹有對標國際,直面難題,勇於破題,才能讓政策紅利持續變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