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到2025年,全省漁業產值力爭達到600億元,養捕結構比例力爭達到50﹕50;漁業園區化、規模化、生態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3月9日,海南省新聞辦公室舉辦海南漁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宣傳解讀新聞發布會透露,海南出台《加快漁業轉型升級 促進海南漁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進一步明確海南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
一直以來,漁業都是海南重要的傳統支柱產業,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以來,海南漁業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面對困難挑戰主動應變思變求變,奮力推動漁業“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閑漁業走”轉型升級,漁業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文昌馮家灣現代漁業產業園、樂東普盛深遠海大型裝備養殖基地成為“往岸上走”“往深海走”的標誌性工程,“往休閑漁業走”在政策推動下正蓬勃興起,水產種業“芯片”品牌更加響亮,三亞崖州、文昌鋪前、萬寧烏場、樂東鶯歌海等一批漁港經濟區和漁港項目加速推進。2022年全省漁業產值466.57億元,同比增長3.6%,占全省農業產值的32%,漁業經濟發展呈現持續向好態勢。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的關鍵之年,省委、省政府著眼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及時印發出台《加快漁業轉型升級 促進海南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加快漁業轉型升級 促進海南漁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統籌部署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海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李芸介紹說,《若干措施》有5個發展重點,一是大力發展水產種業,重點在種業基地建設、良種場創建、新品種培育、種業企業發展、觀賞魚等方面給予財政獎補支持;二是大力發展深遠海養殖,分別從大型桁架類養殖裝備和大型養殖工船兩個方面給予全國最大力度的財政獎補支持;三是大力發展工廠化養殖,對工廠化養殖項目按固定資產投資比例給予財政補助,推動傳統池塘養殖向現代工廠化養殖轉變;四是大力發展休閑漁業,重點從精品示範基地和海釣賽事基地建設及漁業文創產業發展等方面給予財政獎補;五是大力發展市場主體,重點支持漁業企業升規和“專精特新”發展,對市場主體固定資產投資給予財政補助。
“省財政廳突出聚焦重點、擇優選項、創新機制等三個方面,強化對漁業高質量發展的財政政策和資金供給。”海南省財政廳副廳長劉勇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介紹說,為提高財政獎補資金的精準性,對深遠海大型養殖裝備、養殖工船、漁業產業園、陸域集中連片養殖區綠色改造升級等投資規模大、重資產多的項目,我們改變以往對所有項目均予以獎補的方式,採取競爭性評選方式選擇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示範效應強的優質項目,按照項目投資額給予一定比例的財政獎補支持,切實提高扶持項目質量和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其中,符合條件的養殖裝備按照實際造價的20%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的補助,大型養殖工船按每艘船實際造價的30%給予最高不超過1.5億元的補助;政府主導建設的漁業產業園按照年度固定資產投資額的20%給予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的補助,企業主導建設的產業園按照實際固定資產投資的10%給予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一次性資金補助;陸域集中連片1000畝以上的養殖區綠色改造升級項目給予每畝2000元最高不超過4000萬元的補助,實施面積1000畝以上的美麗漁場升級改造的項目給予每畝5000元最高不超過8000萬元補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