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31日,人們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觀看新年煙花。(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在閩南語中,“信”讀作“批”。海外華僑華人與家鄉往來的兩地書便稱作“僑批”。在晚清至近現代的僑批中,有一個重要門類:印尼僑批。印尼僑批既記載了老一輩華僑華人闖南洋、報桑梓的奮鬥歷史,也留下了印尼郵政業、金融業發展的獨特印記。
日前,印尼—中國泉州僑批文化交流論壇在福建省泉州市舉行。來自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華僑華人、僑界學者、華文作家和僑批愛好者等千餘人在線上線下參會,共同探討印尼僑批背後的“海絲”故事,探尋印尼僑批發掘與保護的路徑和前景。
一封厚重家書
“母親大人膝下:
叩禀者,茲因日寇南進,家音斷絕,三四年未悉家中如何,甚為掛懷。自和平以後,經有寄回二信,國幣三萬六千元,不知何故無接復示。茲有郵便,再付呈國幣壹萬伍千,到即查收復示……惟望母親玉體善自珍重為要,餘事後禀。
專此叩請
福安!
兒 玉坪 玉鉗 叩禀
中華民國卅五年五月廿四日”
這是一封1946年從印度尼西亞峇眼亞比寄往福建南安的僑批。字裡行間,流露出海外游子對母親的深深關切和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