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4日電/從國家“十四五”規劃首次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到2022年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西九文化區正式開放,再到本屆特區政府李家超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圍繞香港文化藝術產業多措並舉……“文化”已經成為香港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詞。多年前由工商界轉戰政界,近年又投身文化藝術界的全國政協常委、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見證了“文化”在香港發展歷程中的時代軌跡。近日,唐英年在香港接受羊城晚報駐港記者的專訪,暢談“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香港故事。
新時期中外交流中心,文化“唱主角”
羊城晚報:當前香港步入“由治及興”新階段,除了傳統的金融經貿領域之外,近年來香港的文化發展是不是也正成為“興”的重要力量?
唐英年:香港回歸25年里,“愛國者治港”“港人治港”的理念一步一步落地生根,我們可以看到“一國兩制”成功得到全面、準確地落實。因為有中央政府的強力支持,有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優勢,讓香港從回歸之前到回歸之後都始終擁有“中外交流中心”的地位。中外交流中心過去主要體現在貿易、金融等方面,但我認為現在是文化。可以講,港英時期文化對於香港來說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界別。許多人當時顧著搵食、解決溫飽,所以覺得文化是一種奢侈品;但是隨著社會的變化,我們香港經濟逐漸發展,大家對於文化的需求和嚮往也就不斷地增加了。
所以,香港文化的發展也在迎合香港社會演變不斷地優化,讓香港市民接受到相當多元化的文化。尤其是西九文化區,既有古典經典文化,也有最現代的視覺表演文化。西九文化公園平時就是給三五知己、一家大小帶著小朋友可以去悠閑的地方,香港有了這樣的文化設施,慢慢這種柔軟的文化力量就會滲入你的細胞里,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這正是香港文化的進步,也是香港人民對文化的訴求,時至今日越來越豐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