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2日電/據山西日報報導,2月17日上午8時40分,山西大同,隨著滿載電煤的73055次2萬噸重載列車駛出湖東站,馳向渤海之濱,有著“中國重載第一路”美譽的大秦鐵路累計貨運量突破80億噸。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單條鐵路貨運量最高紀錄。
大秦鐵路西起山西大同、東至河北秦皇島,全長653公里,煤炭運量占全國鐵路煤運總量的1/5,用戶群輻射26個省、市、自治區,涵蓋我國六大電網、五大發電集團、十大鋼鐵公司、300多家主要電廠和6000多家工礦企業,是一條伴隨我國改革開放而生的“西煤東運”重要能源通道。
自開通以來,大秦鐵路一直肩負著能源保供的重大責任。經大致測算,如果把大秦鐵路運送的80億噸煤炭全部用來發電,可滿足全國城鄉居民用電約18年,可比公路完成同等運量節省能耗約8800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16億噸。無論是緩解改革開放初期的“一煤難求”、抗擊2008年的雨雪冰凍災害,還是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贏藍天保衛戰,大秦鐵路都承擔著保供穩價的重要一環。
在剛剛結束的2023年春運中,大秦鐵路40天運輸煤炭453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5.3%,這相當於線路開通初期兩年的貨運量。從1988年底一期工程竣工、1992年底全線開通運營,大秦鐵路運輸能力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不斷突破。1989年年運量僅2006.9萬噸,2002年首次達到1億噸設計目標。2003年起,大秦鐵路歷經3次大規模擴能改造、技術升級,年運量連續突破2億噸、3億噸、4億噸大關。2012年以來,大秦鐵路始終高位運轉,運送煤炭約47億噸,超之前20多年運量近14億噸,並於2018年創下世界年運量最高紀錄4.51億噸,達到世界公認單條鐵路運能極限的2.25倍。
現在,大秦鐵路每天有近90對重載列車往返馳騁,長達2.6公里、總重2.1萬噸的列車就有63對。這些列車以10多分鐘的間隔接續駛出,組成了一條連接山西、陝西、內蒙古西部“煤海”與大海的“烏金長河”。從開通初期,每趟車只能拉4000噸煤、每天最多開50多趟,到如今2.1萬噸列車常態化開行,並於2014年成功試驗3萬噸重載列車,都是大秦鐵路堅持創新驅動、裝備不斷迭代升級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