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分析稱,創業板對企業成長性和創新能力的要求較高,對於公司的硬性條件要求相對寬容,同時,創業板市場活躍度較高,比較容易吸引資金流入。
“A拆A”耗時較長,變數較大,并非一路坦途。記者注意到,目前100起“A拆A”計畫中已有17起終止,終止的原因多樣,如子公司業績不達標、業務調整、同業競爭等。其中,不少上市公司明確表示擇機重啓分拆上市,且已有個別公司已在推進重啓事宜。
21家子公司登陸A股
上市首日平均漲幅達97%
近年來,“A拆A”案例逐年加速落地,創業板和科創板成為分拆上市主陣地。
自2021年2月底首只分拆上市股誕生以來,至今A股已有21只分拆上市股。從時間來看,2021年上市9只,2022年上市12只;分板塊來看,21只分拆上市股中,來自創業板(10只)和科創板(8只)的共計18只,占比86%,其餘3只來自主板。
結合行業分布來看,按證監會大類行業,分拆上市股主要集中於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等行業。
楊超表示,基於我國當前的戰略布局需要,已分拆上市的20多家子公司及擬分拆上市子公司多聚焦於電子、計算機、機械設備、電力設備、生物醫藥等熱門賽道。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這些分拆上市股上市後普遍受到二級市場追捧。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1只分拆上市股中,17只上市首日股價上漲,占比81%;21只上市首日平均漲幅達97%,最高者達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