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背景下,烏軍認為,俄軍調整空襲方式,就是為了應對巡航導彈庫存及產能不足的現實。不可否認的是,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投入使用的導彈,單價達每枚數百萬美元,而西方智庫披露的數據顯示,俄軍改造使用的攻擊型無人機,成本僅為每架3萬美元左右。
目前,俄軍能在戰場上投入的無人機總量,也是一個謎。俄羅斯政府多次表示,俄軍使用的主力無人機是國產產品Geran-2。而烏克蘭及西方政府認為,這些無人機其實是進口自伊朗的Shahed-136型,或至少設計及性能參數一致。烏克蘭情報機構稱,俄軍保有該型無人機超過2400架。
伊朗外交部長阿卜杜拉希揚11月5日表示,俄烏戰場上確實存在伊朗生產的無人機,這些無人機是今年2月俄軍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之前交付的,在這之後伊朗沒有再向任何一方出售更多無人機。
俄烏雙方的無人機對決,誰更占上風?從攻擊次數看,俄軍更加活躍。除12月14日對基輔的攻擊,南線戰場俄軍已連續多日對烏克蘭重鎮敖德薩、赫爾鬆等地發起無人機攻擊,每日可達十餘次。12月10日的攻擊中,烏方稱俄軍無人機10架被攔截,其餘完成攻擊任務,導致敖德薩“關鍵基礎設施受損”。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預計,在烏軍改良老式無人機的同時,俄軍也在為冬季戰事改造無人機。
但是,如果對比此前俄軍的大規模空中和導彈襲擊,俄軍對基輔的無人機襲擊,遭到攔截的比例高,造成的損害非常有限。10月11日俄軍對基輔的大規模導彈襲擊,一度造成基輔停水、停電、地鐵停運,導致14人死亡、97人受傷。而10月17日俄軍對基輔的無人機空襲,造成3人死亡,沒有重要設施被毀。
12月14日俄軍最新一次對基輔進行無人機空襲,除了導致幾棟行政大樓和居民樓部分損壞外,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也沒有命中關鍵目標。顯然,如果俄軍空襲的目的是大規模破壞烏克蘭基礎設施,或對烏克蘭社會造成較大壓力,無人機襲擊並未完成任務,而烏軍無人機的遠程偷襲更可能實現“以小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