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第一次遭到大規模無人機空襲,是10月17日。烏克蘭空軍報告稱,當天上午,俄軍28架無人機裝載彈頭飛向基輔。烏軍防空火力攔截了其中大部分“自殺式飛彈”,但基輔市中心仍有多棟建築被命中,至少3名平民在襲擊中喪生。
在今年2月以來的“綜合戰爭”中,俄烏雙方的無人機自一開始就沒有缺席,但最初發揮的作用主要是偵察與輔助攻擊。當時,大型轟炸機及導彈部隊承擔了俄軍的遠程打擊任務,俄軍自身的體制問題也限制了無人機的使用。
俄羅斯國防部主辦的軍事理論期刊《軍隊文集》今年第9期刊登兩位退役軍官共同撰寫的論文指出,烏克蘭戰場上的火力支援作戰已拓展至陸、空、天三維空間,但俄軍各軍兵種間缺乏配合,甚至“經過數月戰鬥之後,仍未能實現無人機與炮兵、摩步兵的深度協同”。
另一邊,烏克蘭空軍從3月開始派出無人機試圖進行遠程襲擊,但早期的嘗試或遭俄軍防空火力攔截,或因導航原因偏離目標,甚至有老式無人機轉向飛越歐洲盟友領空,墜落在克羅地亞境內。
這種圖-141大型偵察無人機在技術上屬於世界上第一代偵察無人機,曾於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在蘇聯空軍服役。2014年頓巴斯戰爭爆發後,烏克蘭空軍為增強空中打擊能力,將庫房中早已退役的圖-14重新改造入役。圖-141的航程可達1000公里,但與烏軍從土耳其引進的新型攻擊型無人機相比,飛行高度低,載彈量小,操作精度也不佳,並不被軍事分析人士看好。
然而,隨著戰局變化,無人機逐漸成為戰場上的“主角”。開始大規模反攻的烏軍需要有效的空中打擊力量,無人機是唯一的選擇。自7月以來,烏軍多次嘗試使用改造的商用無人機攜帶彈藥,襲擊克里米亞半島等俄軍後方目標,一度飛臨黑海艦隊總部。雖然這些襲擊未能造成實質性影響,但烏軍由此積累了無人機長距攻擊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