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5日電/據農民日報報道,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繼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寫入黨章後,黨中央再次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系統全面部署三農工作。對照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基礎工程,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三農道路。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相適應相匹配。縱覽各國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可以發現一個帶有普遍性的特征:各國一般是以先推進農業現代化為重點,解決好“吃飯”問題;再以推進農村現代化為重點,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最後以農民的現代化為重點,使全體人民共同實現現代化。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黨就提出了“四化”的宏偉構想,農業現代化是其中重要內容。經過多年的持續努力,實現了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農業現代化成果豐碩。到本世紀初,黨對工農城鄉關系作出重大調整,正式轉向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村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標志著黨對城鄉關系作出重大調整,強調農業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強調不僅要實現物的現代化,更要實現人的現代化。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後,同年年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綫圖、時間表和任務書:首先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這個任務現在已經完成;其次是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最後是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這與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三個階段戰略安排是一致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第一個階段任務後,黨的二十大作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的戰略安排,明確到2035年和到2050年的奮鬥目標。可以發現,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步驟安排,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是相適應相匹配的。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所在。不同於西方國家“串聯式”的現代化進程,中國的改革開放只用了幾十年就走過了西方國家幾百年走過的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基於中國基本國情的,具體到三農上體現為:一是農民規模巨大,我國即使基本實現城鎮化,仍將有4億左右人口生活在農村;二是大國小農、人多地少,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應始終是頭等大事;三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地區、城鄉差異大。很顯然,有著幾億人生活的地方怎麼能不把它建設好?如果城鄉差距過大,怎麼能算現代化國家?我們要實現的現代化是全面的現代化,既有物、又有人,既有城、又有鄉。目前看,城鄉間的差距不可謂不小,2011年中國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為2.9∶1,經過十年奮鬥,2021年縮小到2.5∶1,但依然較大;城鄉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方面還有明顯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縮小城鄉差距是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