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大公報) |
中評社香港11月26日電/據大公報報道,香港人口老化,不少市民已踏入退休年齡。退休後,是否只賦閒在家?69歲曾任珠寶出口公司行政經理的甘維俊(Joe),選擇在退休後“華麗轉身”,靠自學變身“修傘大師”,開展新生活。
Joe修補雨傘既滿足了自己,也把這份快樂分享出去,他在6年間共舉辦近70次工作坊,培訓逾2000名業餘修傘學生。他還在社交平台開設專頁,記錄其修傘技巧及手藝,上載教學短片,讓愛傘之人都可學到相關維修知識,并讓這門手藝廣泛流傳。
說到修理雨傘的師傅,大家心中會浮現一個什麼形象的人?大公報記者相約Joe訪問當天,見到的他官仔骨骨,架上眼鏡平添幾分書卷味,穿恤衫西褲還打了煲呔,一幅銀行大班的模樣。只能說,覺得有點意外。
自學“駁骨” 自創維修工具
現時市面上售賣的雨傘,普遍只要數十元,台風或滂沱大雨後,街上垃圾桶內每每擠滿破傘“殘骸”。為何仍要大費周章地修補,何不幹脆買新的更方便實際?愛傘之人Joe說,多年前一把用了30年的雨傘損壞了,他拿著破傘找老師傅修理,當時乘機在旁偷師,發現“其實整遮一啲都唔難”,往後每逢打風落雨,他便在街上撿破傘“實習”,自學維修“駁骨”,每次成功修好雨傘,都令他喜悅又信心大增。
“一把遮最容易爛遮骨,用闊坑的遮骨包番,就等於有把新遮。”Joe向大公報記者講解大多數雨傘損壞的原因時,態度如耐心的教師在上課一樣。他對雨傘的熱情,并不只限於維修,還有對這一門手藝的傳承。Joe早年獲一名從事雨傘回收工作的朋友幫助,提供了五六十把殘缺不全的雨傘,并借出場地供他作維修場地及開班授徒。2016年他首次開辦“雨遮重生”工作坊,多年來“教識徒弟有師傅”,至今徒子徒孫滿門,努力推廣“雨遮重生”,希望將一門手藝傳承下去。
2018年,“雨遮重生”成為香港理工大學活齡學院“反鬥奇兵”得獎項目,當年Joe利用一萬元的獎金推行“區區有遮整”計畫,設立多個修理站,還配備相關修傘工具,方便有需要之人使用。他還自創方便修傘的工具“遮架彈弓固定器”及“不銹鋼接駁器”,該些工具雖沒用作賣錢,但對同行卻頗有幫助,“我都用嚟送咗畀行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