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3日電/據中國文化報報導,結束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的開閉幕晚會戲劇組導演工作後,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簡稱“中國兒藝”)創作部主任、國家一級導演毛爾南全身心地投入到“綻放·啟航”兒童青少年舞台藝術作品孵化計畫中。“兒童戲劇工作有培根鑄魂的作用,以優秀的文藝作品在孩子們心中播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是兒童戲劇工作者的職責使命。”毛爾南說。
憑借兒童劇《送不出去的情報》,毛爾南獲得了第十七屆文華導演獎。“我很高興,這既是對作品與個人能力的認可,也是一次對藝術創作規律的再認識。但興奮過後,也讓我冷靜下來思考。在我心中,兒童劇繁榮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目前的創作速度和創作水平仍沒有滿足市場和觀眾對兒童劇的熱切期盼和需求。”毛爾南坦言,“我曾在國外戲劇節上看到過專門給剛會爬還不會走的小朋友演出的寶寶戲劇,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我看來,從藝術形式和題材來說,兒童劇可以發揮更多‘+’的功能,‘+舞蹈劇場’‘+兒童戲曲’‘+音樂會’等。”
講好中國故事,傳承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聚集更多的兒童戲劇文藝人才,創作更多符合大眾期待的兒童劇,是毛爾南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兒藝創作了很多有影響力的兒童劇目,無論從主題、題材、藝術表現方法等,還是在更精準的年齡分層,兒童戲劇都在不斷豐富。但毛爾南也發現,兒童戲劇不缺人才,缺的是平台和機遇。
“藝術工作者如果沒有好的平台和機會,很多創意無法實現。小劇場正是一個藝術創作的陣地、實驗的園地,是藝術家實現藝術夢想的平台。”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結束後,毛爾南就把思考成果付諸行動。
“從研究生二年級開始,我連續參加兩屆北京青年戲劇節,我導演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在青戲節上演出的,首部獲獎作品也是在烏鎮戲劇節上演的小劇場劇目《跳牆》。後來,我導演的小劇場劇目——中國兒藝出品的《三個和尚》已經走到了五大洲20多個國家。”毛爾南說,“小劇場提供了一個多元、包容的平台,讓許多有戲劇夢想的人在這裡碰撞藝術火花,心無旁騖地創作,實現藝術夢想。小劇場這塊實驗園地讓我快速成長,給我帶來豐厚的收穫,也給我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