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7日電/據參考消息網報道,《日本經濟新聞》9月3日發表題為《氣候變化撼動世界秩序》的文章。文章稱,為應對氣候變化實施的脫碳進程將不僅衝擊產油國。早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前,緣於氣候變化對策的“綠色通脹”已經引發物價上漲,戰爭不過是加劇了這一勢頭。如果重繪資源版圖,世界秩序也將隨之發生動搖。全文摘編如下: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8月增加了對匈牙利的天然氣供應。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彼得7月訪問了莫斯科,向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提出了增加天然氣供應的要求。雖然匈牙利是歐盟成員國,但親俄姿態明顯。
另一方面,俄羅斯大幅減少了經由“北溪一綫”管道輸往德國的天然氣,目的應該是牽制德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4月聲稱,遲早要對俄石油和天然氣采取措施。雖然歐盟已經決定年內減少九成的俄油進口,但在禁運天然氣方面達成共識的機會并不大。歐洲商業聯合會理事長馬庫斯·拜雷爾認為,盡快禁運俄羅斯天然氣根本不可能實現。
俄烏衝突不僅導致化石燃料價格高企,而且引發主要能源從石油向天然氣的“角色轉換”。
與戰爭開始前相比,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上漲三成,不過眼下已經回落到戰前水平。另一方面,作為歐洲天然氣價格指標的荷蘭TTF期價目前仍在高位運行,相當於戰前的三倍。在國際市場上,即便天然氣供需僅僅出現微小變化也會造成價格劇烈波動,但影響還遠不止於此。
英國伍德麥肯茲咨詢公司2021年春季報告顯示,如果全球都致力於建設脫碳社會,2040到2050年間,(按相同熱量單位計算)亞洲市場上天然氣價格將超過石油的兩倍。而在2010到2020年間,氣價要比油價便宜兩成。而同期氣價只有油價四分之一的美國也將在2040到2050年間出現氣價高於油價的情況。
這是因為需求出現了戲劇性變化。電動汽車的普及導致汽油消費下降,2050年的石油需求將比現在減少七成。另一方面,天然氣不僅作為替代煤炭的重要發電燃料,而且還將成為生產不排放溫室氣體的氫的原材料,到2050年時需求仍將與現在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