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多次採訪中,不少青年科研人員就呼籲國家給予基本的科研經費保障,這也是調研中反映的普遍問題。而評價考核壓力大,讓原本處在職業生涯中最具探索創新思維階段的青年科研人員不堪重負。
“青年科研人員同時處於職業生涯初期和創新力巔峰期。當前的考核評價機制下,青年科研人員與資深科研人員在同一平台、同一套指標、同樣的方式下接受考評,難以充分反映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際貢獻。”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開發服務中心副研究員劉輝說,一方面,考核評價周期短、過於頻繁,青年科研人員“達標”壓力負擔重,容易導致他們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另一方面,青年科研人員在團隊項目中承擔大量具體研究工作,但由於資歷較淺,在論文、專利、獲獎等成果中往往署名靠後或不能署名,在重署名成果、重署名順序的考核評價體系下,所做工作和實際貢獻很難充分體現。
15字亮出針對性舉措
除了科研中面臨的成長困惑,不必要事物性負擔重、工作生活焦慮重,同樣讓青年人喘不過氣來。
為解決青年科研人員反映集中的多方面緊迫訴求,減負3.0行動堅持上下聯動、壓實責任,聚焦痛點、精準施策。在行動部署上,提出了挑大梁、增機會、減考核、保時間、強身心5方面行動。
如何助力青年科研人員挑大梁,減負3.0行動給出了支持舉措:國家重點研發計畫40歲以下青年人才擔任項目(課題)負責人和骨幹的比例提高到20%。開展基礎研究人才專項試點工作,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基礎科學前沿,長期穩定支持在自然科學領域取得突出成績且具有明顯創新潛力的青年科技人才等。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和中央部門直屬高等學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用於資助青年科研人員的比例一般不低於50%,減輕項目申報負擔。”湯富強以“增機會”為例說,行動將推動有條件的科研單位設立職業早期青年人才培養專項,對新入科研崗位的博士畢業生、博士後給予不少於5年的非競爭性科研經費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