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日電/新冠肺炎疫情不確定性和烏克蘭危機導致風險挑戰增多,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均在上升,對經濟增長形成可觀察到的內外約束,穩增長壓力較此前一段時間出現較為明顯的攀升趨勢。
當前,既已出台的退稅減稅降費等相關政策對相應市場主體的紓困已見明顯成效,相關轉移支付安排也切實為地方財政落實相關政策起到了可見的托底作用。然而,不得不說,在歷經俄烏局勢時間軸拉長以及我國主要城市周期較長的疫情影響之後,再加上美國貨幣政策調整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內外約束明顯有持續收緊的態勢,對今年落實經濟穩定工作以及順利實現經濟增速目標均形成可觀察到的挑戰和一定程度上的壓力。
同時,考慮到疫情衝擊之前美國對我國經濟發展可能的鉗制路徑,尤其是參考美國對日本金融戰教訓,結合當下全球通脹形勢,財政政策更宜發揮自身結構性調節優勢,有針對性地主動作為,為穩增長貢獻有效積極力量。在當前約束條件下,穩經濟的財政政策應可考慮三大可用空間,而這三大可用空間在當前落實中均面臨一定堵點,亟待切實疏通落實,以財政政策空間的切實有效釋放來助力宏觀經濟增長目標的達成。
在內外約束下穩經濟,財政政策的可用空間
基於內外約束下穩增長壓力陡增的研判,結合相關調研情況,財政政策三大主要可用空間為:政策加快落地可能產生的效能空間、政策穩定性可能釋放的預期空間與特別國債可能創造的刺激空間。釋放這些政策空間,預期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進一步提升財政政策積極性,更好地服務穩增長目標。
以退稅減稅降費為核心的本輪既出台政策,其體量從研究視角來觀察可說是較為可觀的,政策力度表現方面並不弱,部分政策落地迅速、效果明顯。同時,仍需注意的是,當前恐存在對經濟增長有直接拉動作用的投資相關政策落地相對滯後的相關問題,可能導致政策對經濟增長拉動效能的釋放不顯著。
從市場主體視角觀察,政策穩定性被報以較高期待。反觀政策穩定性欠缺的當下表現,主要包括由於一些政策的確定性目標所導致的其他政策不確定性攀升,以及同一個領域不同部門相關規定規範存在抵牾現象從而導致市場相關主體出現政策預期差異。這些政策穩定性欠缺的表現,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積極財政政策切實落地造成阻滯,而若能夠助推其切實提升,便能夠以穩定相關主體預期、推動相關實施行為落地的形式達成釋放財政政策積極推動力的目標。
從行業研究情況觀察總結,金融機構等部門對特別國債期待值是比較高的。我國在歷史上曾發行過三次特別國債,首次是1998年向四大行定向發行的2700億元,第二次是2007年發行1.55萬億成立中投公司,第三次就是2020年的1萬億抗疫特別國債。
鑒於此,考慮到今年宏觀經濟受到的內外影響,及其在很大程度上所帶有的不可預測性,特別時期的特別手段也具備相應的必要性,但是否推出、何時推出、以何種方式推出,則是特別值得進一步實時動態觀察探討的關鍵內容。
在內外約束下穩經濟,財政政策的可能堵點
從全國範圍內來觀察,我國投資相關政策落地堵點,主要集中在項目投向堵點和體制機制堵點兩個方面。
在項目投向堵點方面,目前待落地項目數量未見不足,但符合相關條款規定的項目數量,另一方面項目庫缺位導致項目庫存不足。
在體制機制堵點方面,專項債對項目現金流及地方配套財力要求高,但符合條件的項目相對較少,而PPP模式則以存量為主,新項目採用存在一些導致項目難切實落地的壁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