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兼顧長遠,實現高質量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 |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促進發展、保障民生置於突出位置,實施政策、採取措施、開展行動都要把是否有利於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民生連著發展,抓民生也是抓發展。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要充分認識保障和改善民生對於穩住經濟的重要性,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拿出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保障和改善民生對於經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人民日報發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賴德勝文章表示,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民生關係黨的性質宗旨,也關係擴大內需和高質量發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於穩住消費。近年來,消費的基礎作用持續顯現,已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2021年,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4%。今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因此,穩住和擴大消費是穩住經濟的重要基礎。要讓消費者願意消費、有能力消費,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目前,中國民生建設還存在短板。補上民生短板,提高居民收入,不僅能激發人民群眾的消費潛力、擴大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而且能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於穩住預期。經濟主體對未來經濟形勢的判斷會對其經濟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加強預期管理對於穩住經濟至關重要。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具備諸多戰略性有利條件。這是穩住經濟的客觀基礎。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有利於把穩住經濟的信心和預期傳遞給廣大市場主體和消費者。只要千方百計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增強其對各項穩經濟政策的信心,從而激發出共同奮鬥的力量,促進經濟穩定發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於穩住供給。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於增加勞動力的有效供給。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為勞動力流動創造更好條件,可以緩解企業用工緊張,增加生產供給。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於促進創新。創造條件讓科研人員潛心研究,解決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有利於充分激發中國巨量人力資本的創新潛能,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經濟發展動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於擴大投資。消費和預期的穩定,有利於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激發企業家精神,促進各類市場主體擴大投資,從而穩住和增加供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