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歐洲人正切身體會到中國供應鏈的重要性。家住斯圖加特的漢娜曾作為一家汽車公司的經理人到北京工作過兩年。她對記者表示,相比於亞馬遜等美國網購平台,現在許多歐洲人更喜歡用中國購物App,因為這些App可以直接通達中國的商品供應鏈,收貨更快速、便捷。這些App上可以買小家電、服裝等日常生活用品,且大部分從中國直接發貨,或在與中企有密切聯繫的歐洲倉庫發貨。今年夏天歐洲物價大漲,甚至翻番,更加凸顯中國物品的物美價廉。
歐洲經濟界現在也將解決短缺問題的希望更多寄希望於“中國因素”,從而遏制歐洲國家愈演愈烈的通貨膨脹,尤其是原材料供應方面。
德國慕尼黑Ifo經濟研究所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下半年起,德國工業原材料短缺現象還將至少延續十個月。6月份,74.1%的德國企業面對中間產品和原材料採購瓶頸問題。在電子、機械工程和汽車製造等德國關鍵產業,存在供應鏈問題的企業比例尤其高。約90%的企業報稱未能完全收到所需材料和初級產品,沒有一個行業預期供應問題會在年內消失。
中國正是歐洲最大的原材料來源國之一。德國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德國在原材料上依賴中國供應,93.5%的稀土需求靠中國滿足,石墨(90.4%)、鉍(87.1%)鎂(79.8%)等原材料也大多需要從中國進口。
同時,電動車電池、半導體等行業也需要中國配件或原材料。《南華早報》本周發表的德國政治分析師托馬斯·福爾克的分析文章稱,歐盟估計,隨著清潔能源的發展,到2030年,單單對鈷的需求就將是目前的五倍。德國雄心勃勃的電動車構想需要鋰,歐盟的需求到2030年可能會增長18倍。
此外,許多歐洲的藥物活性成分也依賴中國。2020年,德國63%的藥物活性成分來自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國家。歐洲的抗生素等藥物也很大比例來自中國生產或提供原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