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公立醫院如何從根本上實現數字化轉型?
http://www.CRNTT.tw   2022-07-02 10:06:12
  中評社北京7月2日電/據21世紀經濟報道北京報道,至今為止,醫院信息化的發展已經基本實現了數字化。從數字化轉型的角度看,在一些環節上,醫療機構也已經實現了醫療、管理和服務的局部業務轉型。不過,從整體上看,雖然醫院數字化有了很大的發展,但目前信息化手段主要還是停留在實現提升效率的量變,大部分情況下,還沒有達到顛覆業務模式的質變,核心醫療和服務模式尚未發生改變,因此,并沒有從根本上實現數字化轉型。” 在近日一次行業會議上,原解放軍總醫院醫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薛萬國對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指出。

  實際上,醫院正面臨政策、社會、經濟、技術等的內外部環境挑戰,例如:IT架構變化、安全威脅、成本持續上升等,在此形勢下,數字化轉型已成為醫院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有數據顯示,全國已有2200多家三級醫院初步實現院內信息互通共享,7700多家公立醫院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在綫醫療用戶規模近3億。

  但在薛萬國看來,醫療行業要實現真正的數字化轉型,還要抓住痛點去解決,涉及醫療、管理、服務等多方面,如一方面要運用智能化技術簡化醫療文書記錄,輔助提高記錄效率;另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知識庫、大數據技術以及數據中台技術的應用,減輕臨床信息負荷等。“醫院數字化轉型和信息化未來發展,需要數據支撑、需求牽引、轉型推動來共同實現。醫院的數字化轉型有其特殊性,將是一個長期的、多元因素作用的過程,需要深入洞察,超前謀劃,主動作為。”<nextpage>

  醫院數字化轉型探索

  自國務院辦公廳2021年6月正式發布《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來,中國醫療行業正式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在衛寧健康總裁王濤看來,高質量發展意味著更開放、更精細、更多場景、更高效能,所以數字化轉型將成為醫院高質量發展強有力的引擎支撑。

  王濤指出,在醫療健康領域,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正在不斷融合,數字化與綫下醫療服務的交互,正以一種更為緊密、深度的方式持續發展著。數字時代下,醫院不再是一個單體,而是可以通過更多元的生態合作,去彌補原來可能的“不足”,形成服務的閉環,同時,持續推動組織、流程及管理創新,驅動醫院變革及發展,即實現更大的醫療價值。“後來疫情時代數字科技已開始成為人們應對新形勢的有利工具,在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趨勢和要求下,數字化轉型戰略性定位愈加明顯。”

  在複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高解春看來,醫療機構的高質量發展意味著過去以規模發展為主要模式的醫院發展將會發生很大改變。“在規模發展下,中國的公立醫院帶來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即中國公立醫院絕對數、病人絕對數、醫生絕對數世界第一,但是我們的創新能力、服務水平與老百姓要求有很大的區別,這與以往的體制、發展氛圍有關。” 

  在此背景下,高解春認為,我國公立醫院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亟待解決。群衆對於醫院創新能力、技術能力、服務水平的需求,以及醫院自身對於更科學、更精細和更智能化的管理的需求等,都在無形中需要促進著我國醫療機構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高解春指出,在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趨勢下,以學科建設為宗旨的競爭力營造成為第一要務,鼓勵創新、搭建科研平台、醫院學科評估成為常態;以學科網絡為主體的質量控制替代了傳統質控,更加凸顯了明確質量控制第一責任人和質控監督智能系統的重要性;強調疑難疾病診治能力和相應結構調整成為必然。<nextpage>

  “形勢的變化必然會帶來運營管理模式及醫療服務模式的轉變,這就要求醫療機構打造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推動醫療模式的全新變革,依靠信息化系統從不同門戶入口進入,再通過不同的體系把這些信息聚合。” 高解春指出。

  高解春進一步指出,目前醫院單體規模變成醫院多區,為了在多區統一發展,一定強調同質化。所謂同質化,即同樣的診斷治療方法、同樣的醫生、同樣的環境,同樣的醫院文化,甚至連logo標志都是同樣的,這個要求信息化必然是同質化的,這需要智能系統來助力。 

  “包括上述在內的形勢變化必然會帶來運營管理模式及醫療服務模式的轉變,這就要求醫療機構打造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推動醫療模式的全新變革,依靠信息化系統從不同門戶入口進入,再通過不同的體系把這些信息聚合。”高解春指出。

  基於以上,對於醫療信息化產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

  第一,新的發展模式下,醫院集團、醫聯體信息平台都需要整合信息,要求統一診療規範、提供同質化服務,并進行資源共享;實現國家和區域醫療中心的聯盟信息共享,通過同一學科不同診療方法的比較和療效分析更加有效;要建立城市醫院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的信息平台,實現不同醫院的信息共享,以達到統一管理。

  第二,要建設高水平和研究型醫院的樣本庫、數據庫,注重臨床資料和科研結果的匹配和分析;加強臨床科研數據平台的開發,提供醫院臨床科研常用表格和相關因素分析;打造與醫院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醫院信息交互平台,實現院內人、財、物、醫療信息的匯總交互;開發以一體化連續服務為特點的健康檔案和管理平台,可實現一個患者在不同機構診療信息的匯總和分析。<nextpage>

  第三,提供與診療規範和臨床路徑相關聯的警示,在偏離時有提示,但提示不幹預;加強研發學科評估及質量控制的智能化、數字化軟件,這是管理智能化的必然趨勢;在我國智慧醫療的信息服務競爭激勵態勢下,根據不同醫院個性要求提供個性服務。

  從根本上實現數字化轉型

  薛萬國指出,目前總體看,醫院特別是大型醫院的信息化發展基本上已經實現了數字化,目前很多醫院都實現了業務數據的自動化采集,包括醫院大量數字化設備的應用以及日常醫療業務、保障業務以及辦公業務實現信息化;與此同時很多醫院能够實現在網絡上進行業務協同,以網絡化模式工作。

  “很多醫院也在一些環節上已經實現了數據分析圍繞,管理上圍繞效率、指標能够進行數字世界得到一個自動的生成,甚至在一些特殊的環節,比如說影像科室也有少量AI,也在臨床醫生中實現CDSS,這些都改變了這種數據對我們業務的支撑模式的改變。” 薛萬國指出。

  為此,薛萬國認為整體來說醫院都有數字化的體現,但從轉型角度來說,只是在一些局部環節上實現了業務轉型,而且轉型仍然是局部或外部的,數字化主要的效果到目前為止還主要是體現在提高效率上和效率提高。 

  “我們在年度報告中設置了一個問題:你認為信息化手段實現業務目標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在選擇第一位的是優化業務流程,提高醫療效率,信息化的手段主要實現效率量變,大部分情況下還沒達到顛覆我們業務模式的質變。在核心的醫療業務流程看病人的掛號、分診、就診、檢查、收費這樣的主體流程啓示并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就醫生看病的模式來講需要問診、查體、檢查化驗再去做出診斷,這樣的醫療模式也沒有發生根本的改變,所以雖然說數字化有很大的發展,但還沒有從根本上實現數字化轉型。” 薛萬國指出。

  當前醫院面臨的數字化轉型需求,以及在哪些方面有可能實現根本性的轉型?<nextpage>

  薛萬國特別強調,當前數字化發展水平從根本上來講,不足以顛覆目前看病的醫療模式,主要是因為無法構造數字中心,因為目前為止還沒辦法將複雜的人體通過簡單地數據采集映射數據中心,即使在有限的數字空間裡,如果已經采集了患者的生命體征、檢查化驗結果,依然要靠人為主的模式對這個數據進行判斷,雖然人工技術已經有一些發展但整體應用的效果還遠遠達不到替代人的程度,甚至這兩年較前幾年的高速發展回到平緩發展階段,甚至IBM也是遭遇了很大的挫折,這些都說明在數字空間自動做診斷做決策目前還是達不到的。

  雖然在醫療上轉型比較困難,但薛萬國認為,管理方面面臨情況完全不同。“公立醫院講轉型的需求及壓力非常大,包括衛健委對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國家對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要求等對醫院內部管理帶來非常大的轉型壓力,傳統的醫院管理模式已經不能繼續下去,醫院要實現提質增效、人才要素等轉變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提高效率等。”

  在王濤看來,數字化轉型包含數字化、轉型,目前在醫療服務各個環節全過程中醫療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合一正在發生,這意味著綫下醫療服務的交互正以更為緊密的、深入的方式持續發展,這成為未來醫院演進過程中勢不可擋的力量。

  “而定位、生態、戰略組織則數字化轉型要成功的必要條件,每一位院長都會思考如何強化醫院自身的優勢,做到醫院優勢持續提升和廣泛輻射,不過,數字化時代下醫院不是單體,需要通過更多元的生態彌補原來的不足,形成服務的變化,同時持續推動組織流程的管理創新,驅動醫院變革、發展。為此,無論是數字化轉型還是高質量發展,最終要回歸到醫療價值的實現及如何以可負擔的成本獲得更好的健康結果、服務質量及病人安全。”王濤認為,醫療資源永遠是稀缺資源,最重要回歸到這點。

  對於如何支持完成數字化、醫療機構轉型,數字化底座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的能力呢?王濤認為,首先第一條快速響應未來需求,其次是賦能每一個參與方,不僅僅包括醫療機構的醫生、護士、管理者,也包括保險、藥品、養老等相關方的連接賦能;與此同時基於客觀數據的決策,并讓數據決策變為常態,真正幫助促進醫療改進與發展。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