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31日電/據南方日報報道,小滿至,農事忙。當前,全省各地抓緊做好水稻的追肥、殺蟲等田間管理,同時抓緊晴天進行夏熟作物的收獲和晾曬……廣東田間地頭一派忙碌的景象。
開春以來,廣東克服疫情多點散發、階段性災害天氣、農資價格上漲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狠抓春收春種各項工作,實現春收作物豐產豐收,春播春種順利結束,春播糧食穩中有增。
據農情調度,今年廣東省春收糧食作物面積超過210萬畝,產量超過65萬噸,實現面積產量“雙增”。春播期間天氣良好,降水豐沛,預計早稻1300.76萬畝,超計畫完成播種面積。
克服不利影響
全年水稻豐收基礎好
“今年雨水充沛,我們的水稻長勢不錯,現在主要是做好防治病蟲害。”在汕頭市潮陽區關埠鎮玉一村的水稻種植基地,錦灃種養專業合作社總經理林岳鋒看著眼前綠油油的水稻,臉上洋溢著笑容。
進入5月,對於許多種糧專業戶來說,田間管理尤為重要。林岳鋒的水稻正處於開花期,3800多畝耕地,每天安排10多個工人勞作,主要是觀察病蟲害,做好排水。“預計6月26日左右開始收割,如果不出現嚴重的病蟲害,今年的水稻應該會豐收。”林岳鋒說。
量株高、查根莖……眼下正是早稻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針對近期持續降雨天氣給水稻生長帶來的不利影響,連日來,河源市龍川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幫助農戶做好病蟲害防治等措施,並宣傳有關防治知識,引導農戶適時加強水稻的田間管理並選擇合適的防治技術和方法,指導農戶及時做好早稻田間管理,確保早稻豐產豐收。
農情調度顯示,當前全省各地加強田間管理,克服5月中旬強降水過程影響,全省早稻總體長勢良好,田間苗數足,陸續進入始穗期,豐收基礎較好。
豐收基礎好,離不開全省各地把撂荒地這個資源激活了,如揭陽按照“因地制宜、分類復耕、應種盡種”原則,全力推進“滅荒”工作,使全市現有耕地撂荒問題得到較好解決,有限耕地資源得到充分和合理使用,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種植面積和有效供給,自2020年以來,全市共投入復耕資金5434.72萬元,復耕面積4500畝,復耕率達40%。
肇慶市廣寧縣則通過加強土地流轉、開展連片整治等方式全面推進撂荒棄耕土地整治,堅決守住耕地紅線,確保糧食穩產增產,牢牢守護人民群眾“米袋子”。截至今年3月,該縣已整治撂荒地1.907萬畝,預計帶來直接經濟效益10890.06萬元。
數據顯示,今年省農業農村廳繼續推動各地開展撂荒耕地復耕復種35.4萬畝,占今年復耕任務60.66萬畝的58.4%,其中復耕種植早稻面積8.7萬畝、復耕種植其他糧食作物5.9萬畝。
打出惠農“組合拳”
提高種糧積極性
為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廣東出台《2022年廣東省糧食生產行動方案》,逐級分解下達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將糧食產量目標納入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嚴格耕地用途管制,持續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和節糧減損,開展大規模農技推廣服務。
與此同時,全省以農民合作社和生產托管服務工作為切入點,著力推進農業服務需求和服務資源整合,在全省主要涉農縣(市、區)搭建現代農業經營服務體系,生產托管面積從2020年的50萬畝擴展到2022年的160萬畝,預計帶動完成服務面積由2020年的700萬畝增加到2022年1000萬畝;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縣(市、區)和單位從2020年的10個增加到2022年的60個。
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成為促進糧食生產節本增效的最有效手段。通過集中連片推進服務後(農服組織的服務規模一般在1萬畝以上),可以明顯降低耕作成本,還可以向產前產後兩端延伸,分享產業鏈其他環節收益。如,茂名化州市那務鎮那冰村將分散的600畝土地集中整治後,由村集體委托服務組織進行全程托管,生產成本降低25%—30%,每畝增產80斤,實現節本增收276元。據省農業農村廳抽樣調研,水稻生產導入托管服務後畝均生產成本降150元以上,收益增加250元以上。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3月、5月,廣東連續下撥中央財政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7.34億元,應對農資市場價格上漲形勢,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