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了還建嗎?“說過的話要算數。”鄧志軍說。博物館建設小組重新尋找館址,設計裝修。2021年7月,博物館重建,開館日期定在7月23日。不承想,7月20日,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災害,博物館被黃泥水一連泡了12天。洪水退去,場館內很多物品受損,建館心血又一次付諸東流。
“別建了!”朋友勸、家人說,但鄧志軍建博物館的決心不變。今年3月16日,新的誠信博物館試運行。
為啥一定要建誠信博物館?“說到就要做到。誠信是人心所向,值得為它努力一輩子。”建設者的話擲地有聲。
舉辦論壇、講座,發揚光大誠信文化
誠信二字的分量為何這麼重?
“小時候,聽老人講,有一個人天天說假話,結果一事無成。”鄧志軍說,1989年,他從老家到新鄉市打拼,從創業時起,自己就分外看中誠信,也正是因為“靠譜”,打拼出一番事業。因誠信受益的他希望更多人認識到誠信的價值。
中原誠信博物館的建設過程,讓人們看到“誠信”的魅力:新鄉市收藏家協會全體動員,將一件件珍貴歷史文物陸續捐來;80多歲的李秋泉老人騎著三輪車,穿過半個城,捐贈珍藏的老照片;剪紙藝人馬利敏精心完成“誠”系列剪紙,無償捐贈,並代孫子捐助,說“要把誠信傳承給下一代”;河南省隕石收藏家協會捐贈了價值不菲的隕石,稱“誠信重於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