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展陳、修復精美文物,探索博物館“總館+分館”模式,將文物元素融入文創產品和日常生活……山西大同立足自身特色,通過豐富多樣的方式建設“博物館之城”,呈現深厚的歷史底蘊,讓市民更深入地了解大同,讓城市成為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
在山西,大同是獨特的存在。過了雁門關,地勢豁然開朗,天高雲淡的雁北與晉南形成鮮明對比。
歷史上,大同曾是北魏的都城,遼、金的“陪都”,明清重鎮。獨特的地理位置,又讓這裡成為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草原文明與中原文明的“熔爐”。漫步古都大同,在街頭不經意的拐角處,在人來人往的廣場上,都充盈著千年積澱的文化氣息。
如今,大同正在建設“博物館之城”。“作為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十大古都之一,無論從地域的廣度還是從歷史的深度看,大同本身就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山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吉福說。
展示、研究、修復文物,追尋厚重歷史
樓頂四角懸垂的如意雲朱紋清晰可見,透過鏤空光影微距細看,“玉兔”執杵搗藥,“嫦娥”攬鏡自顧。這件雕飾精美、工藝繁復的藏品是一件瓷枕,1973年出土於大同市平城區。作為元代景德鎮窑藝術珍品,它被譽為瓷枕文物裡的“王者”,也是大同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除了這件青花瓷枕,大同市博物館的名片還有一抹令人神往的“北魏藍”。展覽專題“魏都平城”中,兩個閃爍著深邃藍色的玻璃碗美得令人屏住呼吸。順著展廳看過去,如同進入了北魏的生活用具庫:瓶、壺、碗一應俱全。 |